關羽死后,劉備悲痛欲絕,誓要為關羽報仇,發動伐吳之戰。然而,這一決定卻遭到了諸葛亮的堅決反對,令無數人大感疑惑:明明隆中對是諸葛亮想出來的,明明占據荊州是三分天下的重要一環,為何諸葛亮要堅決反對伐吳呢?
關羽之死:一場精心布局的陰謀
事實上,要想知道諸葛亮為何堅決反對伐吳,我們首先得知道關羽的死因!
三國中,關羽的死因一直是眾說紛紜的謎團之一。表面上看,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所殺,似乎是戰場上的偶然失利。然而,深入分析蜀漢內部的權力斗爭,尤其是諸葛亮在其中的角色,不難發現關羽之死背后隱藏著更為復雜的博弈,諸葛亮在其中扮演者并不怎么光彩的角色!
為何說諸葛亮在關羽之死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答案!
1、下令關羽出兵,卻不給援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北伐,攻打曹魏的樊城。在很多人看來,這是關羽不知進退,主動發起對外征戰,導致荊州空虛,被東吳一戰而下。殊不知,這場戰役其實是諸葛亮下令打的!
當時劉備剛剛打完漢中之戰,聽說曹操要和孫權聯合圖謀荊州,于是找諸葛亮前來商議。結果諸葛亮不僅不派出說客去勸說孫權,或者派出援兵增援荊州,反而讓關羽出兵攻打樊城,展示武力,令天下震驚!
諸葛亮此舉,不是讓關羽送死嗎?人家都要聯合打你了,你不思考防守,反而主動出兵,將后背暴露給東吳,這是正常人能干的事兒?諸葛亮不是這種水平吧?只能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而為之!
2、特意安置和關羽有仇的劉封策應關羽
在關羽北伐期間,諸葛亮特意安排劉封駐守上庸,作為關羽的策應。表面上看,劉封是劉備的養子,關羽的侄兒,此舉是在為關羽考慮,然而細品劉封和關羽的關系便會發現,這兩人其實勢同水火,將劉封置于上庸,簡直就是火上澆油!他肯定不會聽從關羽的調遣!
果然,當關羽敗走麥城時,劉封以“兵力不足”為由,拒絕出兵救援。這一舉動直接導致關羽孤立無援,最終慘遭俘虜。事實上,以當時劉封手中的兵力而言,是完全可以救下關羽的,但凡換一個沒有和關羽有如此深仇大恨之人,關羽都可以逃出生天!可以說,劉封的背叛是諸葛亮精心設計的一環,目的就是借劉封之手,除掉關羽。
3、特意安置喜歡打小報告誣陷人的糜芳輔佐關羽
除了劉封,諸葛亮還特意安排糜芳作為關羽的副手駐防荊州。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根正苗紅,貌似他是輔助關羽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殊不知,糜芳這個人性格懦弱,喜歡打小報告,甚至不惜誣陷他人。當年長坂坡誣陷趙云投降曹操,差點害死趙云的人,便是糜芳!諸葛亮選擇糜芳,顯然是為了在關羽身邊安插一個“眼線”,隨時掌握關羽的一舉一動。
后來,在關羽攻伐樊城時,糜芳駐守的江陵城,明明城高墻厚,糧草充足,他卻選擇了投降,令無數人不解,糜芳為何這么干?他在蜀漢的地位那么高,劉禪都是他外甥,為何他還要投降東吳,去當一個降將?直到劉備北伐時,糜芳的一番話,才讓眾人幡然醒悟!
原文:糜芳聽畢,大驚,遂與傅士仁商議曰:“軍心變動,我二人性命難保。今蜀主所恨者馬忠耳;何不殺了他,將首級去獻蜀主。
當時劉備伐吳,原來的荊州兵都打算重新投靠劉備,糜芳也有此打算,傅士仁擔心劉備不會放過他倆,糜芳卻認為,劉備所恨之人乃是馬忠,他肯定會放過自己,令無數人疑惑,糜芳投敵,導致荊州丟失,他憑什么認為劉備不會殺他?
在本文看來,原因只有一個,那便是糜芳是聽令投降的,是有人讓他投降的,否則無法解釋他為何投降,又為何確認劉備不會殺他!至于讓糜芳投降之人,答案不言而喻!
諸葛亮為何反對伐吳?
看完上述分析我們便會發現,諸葛亮很可能是關羽之死的幕后之人!那么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何要這么干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自從荊州陷落后,劉備集團都損失了那些大才?關羽、劉封、張飛……有沒有發現,劉備損失的人,全是些位高權重的勛貴,全是對劉禪有幫助的人,全是能夠在日后掣肘甚至威脅到諸葛亮的人!
看懂這一點,答案就已經非常明了了:諸葛亮之所以這么干,就是為了剪除競爭對手,鞏固自己的權力,增加對劉禪的掌控,方便日后統攬蜀漢大權!
也正是因為諸葛亮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所以他才會勸阻劉備伐吳,擔心之前所做的一切大白于天下。當然了,諸葛亮之所以這么干,也并非是完全的私心作祟,他并非是貪圖榮華富貴之徒,他這么做,不過是為了徹底掌控蜀漢的軍政大權,然后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匡扶漢室,實現理想抱負。
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執意伐吳,最終慘敗。幸運的是,臨終前,劉備終于察覺到了諸葛亮的野心。他發現,關羽的死、劉封的被殺、糜芳的背叛,背后都有諸葛亮的影子。諸葛亮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掌控蜀漢大權,用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于是在白底托孤時,劉備直接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番話表面上看是對諸葛亮的信任,實際上卻是劉備的試探,但凡諸葛亮敢順著話接下來,劉備必定會干掉諸葛亮!而且即便諸葛亮堅決表示,不會篡奪劉家天下,劉備也不放心,選擇托孤趙云,讓趙云別去外面打打殺殺了,而是留在身邊照顧劉禪的安全,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關羽戰死后,諸葛亮為何堅決反對伐吳?劉備臨死前,終于發現其野心!事實上,諸葛亮之所以反對伐吳,是擔心自己弄死關羽、劉封的計劃被發現,擔心自己一步步掃清劉備身邊的功臣勛貴,掌控蜀漢大權的計劃暴露!遺憾的是,劉備還是發現了諸葛亮的野心,只不過劉備發現得太晚了,諸葛亮已經成勢,劉備只能寄希望于諸葛亮掌權,但不奪權,不會危害到劉氏江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