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緬甸向中國再次請求援助資金的消息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緬甸遭受7.9級地震后,中國第一時間展現大國擔當,給予了多方面的援助。然而,在中國救援隊剛撤離的第二天,緬甸政府便再次向中國請求追加10億元的援助資金。
消息一出,瞬間點燃了網友的情緒,引起熱議。許多人認為,緬甸有些“忘恩負義”“不知足”,已經給過一次了,卻還伸手要。再加上它對中國的做法,此行為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緬甸都做了什么事,讓中國網友對它的請求十分不滿?
中國的慷慨援助
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強震,這場災難給緬甸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大量民眾的生活陷入困境,基礎設施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中國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時間,便展現了大國擔當,迅速宣布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同時,中國還派遣了多支精銳救援力量奔赴災區,其中包括中國救援隊、國際救援隊、香港特區救援隊以及10支民間隊伍,如浙江公羊救援隊、廈門曙光救援隊等。
震后不到24小時,中國的資金和救援人員就已抵達現場,給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錢財支持,極大地幫助了緬甸。
這些救援隊伍帶著生命探測儀、地震預警系統以及無人機等,爭分奪秒地展開救援工作。
在粉塵彌漫、視線受阻,甚至可能面臨二次坍塌的危險環境下,他們深入廢墟,與時間賽跑,只為給受困人員博得一線生機。
在他們的努力下,成功營救出9名幸存者,其中包括孕婦和被困125小時的男子,同時還排查了28.7萬平方米建筑,并開展義診2000余人次。
此外,中國還調用18顆衛星監測災情,利用量子雷達定位廢墟下的幸存者,誤差不超過5厘米,我國強大的科技力量也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要知道,這些精密的儀器、先進的設備,緬甸是沒有的。要不是中國的慷慨相助,他們現在能不能挺過來都難說。
只憑借他們自己的力量,在短時間內肯定恢復不過來,所以必須向外國求助。毫無疑問,在此次救援中,中國所作的貢獻是最大的。
直至4月9日,中國赴緬甸救援隊在歷經十余天的救援工作后順利回國。可誰也沒想到,在中國救援隊剛撤離的第二天,緬甸就再次向中國提出援助請求。
面對緬甸的再次求助,中國也同意了,決定向緬甸再追加1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主要用于緬甸的災后重建工作。
此消息一出,瞬間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網友認為,緬甸是不是太不要臉了,已經給過一次了,還伸手要,真是不知足。
再說了,你還有臉要,看看你對中國做的那些事,你不覺得愧疚嗎?一邊向中國要錢,一邊做著傷害中國人的事,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緬甸的“忘恩負義”行為
在救援的十幾天里,中國不僅向緬甸災區運送了多批救援物資,帳篷、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物資,為受災群眾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還給予了多方人員救助,可謂是仁至義盡。
然而,緬甸在接受中國援助后的一些行為,卻讓人大跌眼鏡,說是“忘恩負義”都不為過。
地震發生后,在緬甸的許多中國商人便緊急撤離,準備組團回家。想過路程艱難,但沒想到如此艱難,甚至都遭遇了生命危脅。
中國商人從地震重災區曼德勒撤離時,不僅要面對地震帶來的道路損壞、交通中斷等自然阻礙,還要應付人為威脅,遭遇生命危險。
在返程途中,他們頻繁遭遇持槍索要“過路費”的情況,收費人員態度強硬,甚至直接持槍威脅,態度十分惡劣,有一種你們不給錢,就別想過去的感覺。
其湖南商人羅某就發文稱,帶領車隊撤離時,在一條鄉村土路上就遭到四名手持槍、臉蒙面的男子攔截,對方不僅在路上設置障礙堵路,還索要錢財,稍有不從便朝天鳴槍。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湊錢,之后還是借助了朋友才得以回家。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卡由身著制服的地方武裝人員看守,比起蒙面搶劫的四個男子,這些人的態度還比較溫和友善,但也要收費。
更有甚者,一些人公然搶劫,持槍頂頭搜身,連值錢的電子產品都被掠走,錢財被洗劫一空。
除了中國公民在撤離時遭遇威脅外,中國的救援車隊也受到了阻礙。中國紅十字會的救援車隊在距離震中僅200公里的路段執行運送救災物資任務時,遭到緬甸政府軍鳴槍示警。
緬甸軍方以“未提前通報路線”為由,將滿載救災物資的車隊逼退。但中方記錄顯示,運輸方已按規定履行全部通報程序,并提前通報了行駛路線。
真是太不要臉了,無恥,一邊想要中國的幫助,一邊又不尊重人,臉皮也真夠厚的。之后緬甸軍政的所作所為更是直接寒了中國人的心。
其發言人佐敏吞事后辯解稱,緬甸軍此番行為是為了“確保安全”,將責任歸咎于車隊“未遵守指示”,沒有按指定路線行駛。
事實就擺在眼前了,你還狡辯,還是領導呢,真讓人無語。這發言一出,不僅傷害了中國人民的心,還讓國際社會對緬甸的救援環境產生了質疑,丟臉丟大了。
除了救援后的表現讓人不舒服外,在之前和中國合作時的部分表現也讓人氣憤。在中國對緬投資合作過程中,就發生過多起中國公民在緬甸被非法拘禁、綁架勒索的惡劣案件。
一些中國公民輕信緬甸當地的高薪招聘信息,前往緬甸工作,結果落入犯罪團伙的陷阱,被強制要求從事電信詐騙等違法活動,稍有不從就會遭到毆打、虐待,甚至面臨生命危險。
在中國駐緬甸使領館和國內力量的幫助下,雖然最后當事人獲救了,但此事還是給中國公民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傷害,也讓中國民眾對緬甸的印象大打折扣。
如今緬甸再次請求援助,這些過往的不愉快經歷被再次提起,網友們自然是反應強烈,覺得自己國家的善意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郁悶之情難以言表。
雖然不是全部緬甸人都是這樣,但一部分緬甸人確實給中國人造成了傷害。然而,面對緬甸的再次請求和部分網友們的不滿情緒,中國還是從大局出發,做出了理性且有擔當的回應。
中方回應和背后的考量
4月10日,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發言人李明表示,中方同意緬甸的請求,追加10億元的救助資金。這一決定展現了中國理性、友好善良的大國品質。
從人道主義角度來看,緬甸此次遭受的地震災害極其嚴重,導致大量民眾生活在困境之中。
面對此況,國際社會都有責任出手援手,中國也不例外。面對緬甸民眾的艱難處境,中國再次慷慨解囊,幫助他們渡過困境,這一行為值得稱贊和表揚。
從地緣政治角度而言,緬甸與中國接壤,是中國的重要鄰邦國家。
一個穩定、發展的緬甸對中國邊境安全和地區穩定至關重要。中國通過幫助緬甸恢復重建,有利于維護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寧和穩定,為中國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周邊環境。
總之,中國的這一舉措,充分展現了大國的擔當和胸懷。盡管面臨著國內部分網友的質疑,但中國政府依然堅定地選擇從國際人道主義和國家戰略大局出發,以實際行動與緬甸攜手戰勝災害。
希望中國的及時援助能夠讓緬方銘記在心,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珍視這份情誼,不再“忘恩負義”,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筆者觀點
最后,希望緬甸不要忘記中國的幫助。在中緬兩國以后相處時,緬甸能夠切實維護中國人的利益,共同鑄就穩固堅實、行穩致遠的胞波情誼。不要再做出讓中國人民寒心的事,否則就會在友好相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文章可能會有些潤色,請廣大條友理性觀看,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