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第1144天(2025年4月12日),先看看美國特使提出的停火新計劃。
美國特使提出新的停火計劃
4月11日,特朗普任命的烏克蘭特使凱洛格表示,可以像蛋糕或二戰后的柏林那樣“分裂”烏克蘭。
凱洛格表示,按照他的想法,俄羅斯將控制烏克蘭東部,歐洲軍隊駐扎在西部,設立18英里的緩沖區,停火后才能舉行選舉,除非歐洲獨立行動,否則不會獲得美國的支持。
這個停火計劃毫無依據,停火也不是在地圖上簡單一劃就能實現的。
隨后,凱洛格稱他的言論被歪曲,他并非有意建議“分裂”烏克蘭,他指的是盟軍的責任范圍。
凱洛格的提議是不是特朗普團隊的長期觀點,已經無須討論。
凱洛格和普京握手
4月11日,特朗普任命的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與俄總統普京會面,雙方會談4.5小時,討論了停火問題。
從3月11日特朗普提出30天短暫停火以來,俄羅斯早就公開拒絕,不僅沒有停火,還將此認為是重大契機,不斷迫使美國做出讓步,同時推遲和平進程,加大對前線的攻擊。
特朗普除了施壓烏克蘭,沒有對俄羅斯做出任何動作,反而不斷與俄羅斯“商量”如何停火。
媒體隨后報道稱,維特科夫向特朗普轉達停火的最快方式,那就是讓俄羅斯控制烏克蘭的四個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這顯然是俄羅斯的最低目標。
俄羅斯損失近百萬人,花費巨大代價,只占領烏克蘭19%(包括克里米亞)的領土,烏東四州還有30%的區域在烏克蘭手中,按照現在的進度,俄羅斯要花費數百年才能完全占領烏東四州。
現在,俄羅斯希望美國施壓烏克蘭做出讓步,主動放棄烏東四州全部以實現停火,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至于美俄如何談不重要, 重要的是烏克蘭、歐洲根本不會答應。
4月11日,美烏就礦產協議重新進行談判,美國提出更高要求,甚至要求控制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通過烏克蘭通往歐洲的管道,整個協議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顯然,這份協議不可能簽署,澤連斯基很清楚如何與特朗普打交道,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俄羅斯希望美國施壓烏克蘭做出讓步,主動放棄烏東四州全部以實現停火
來看看戰場最新消息,別爾哥羅德地區,波波夫卡、德米多夫卡的戰斗還在繼續,俄軍未能將烏軍趕出去。
圖為被俘的士兵
庫爾斯克地區,烏克蘭還占據60平方公里區域,烏軍俘虜14名俄軍士兵,包括3名軍官,俄軍至今未能完全奪回庫爾斯克。
蘇梅方向,俄媒稱占領3個定居點,但被烏克蘭否認,該處為灰色地帶,俄軍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繞道蘇梅包圍庫爾斯克烏軍的計劃未能完成。
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奪取多個定居點
烏克蘭戰場,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烏軍奪取多個定居點,俄軍集中資源將失去的陣地奪回,俄烏在這里陷入拉鋸戰,但烏軍占優。
俄軍對舍甫琴科發動大規模進攻,試圖奪回失去的陣地,烏軍炮兵和無人機摧毀俄軍裝備和人員,激烈的戰斗仍在繼續。
托列茨克方向,烏軍擊退德魯日巴以北的俄軍進攻,還清除內列皮夫卡的俄軍“突破”,俄軍突擊小組遭遇重大損失。
恰夫西亞爾方向,烏軍奪回該市南部地區,還推進至鐵路站附近,俄軍被迫再次收縮。
俄軍缺乏裝備
庫拉霍夫、庫皮揚斯克、萊曼等方向都爆發戰斗,俄軍缺乏足夠裝備,騎摩托車、開民用車輛,甚至無裝備突襲,帶來的是損失急劇增加。
過去24小時俄軍新增損失1240人
過去24小時,前線發生149次戰斗,俄軍新增損失1240人,代價繼續走高。
4月11日,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瓦休林斯卡亞火車站的鐵路樞紐,導致向克里米亞和赫爾松運輸軍事裝備的任務暫停。
烏軍不斷打擊俄軍軍事目標、能源設施,削弱俄軍地面部隊進攻能力,摧毀俄軍支撐戰爭的經濟能力,加上國際油價動蕩,俄羅斯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
4月11日,烏克蘭戰略工業部表示,烏克蘭巡航導彈產量增加八倍、牽引式和自行式火炮產量超過所有西方國家的總和,迫擊炮和炮彈產量增長2.4倍,“深度打擊”無人機產量增加22倍,軍事裝備價值從2022年的3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00億美元。
烏克蘭能夠獨立生產“弗蘭肯防空”防空系統
特別是烏克蘭能夠獨立生產“弗蘭肯防空”(FrankenSAM)防空系統,以烏克蘭的軍工底蘊,加上資金支持,其軍事實力將在2025年迅速增強。
愛沙尼亞扣押俄羅斯影子船隊的 “基瓦拉”號油輪,繼德國沒收俄羅斯油輪之后,愛沙尼亞再出招,歐洲顯然并不畏懼俄羅斯。
拉姆施泰因會議
4月11日,拉姆施泰因會議上,烏克蘭獲得創紀錄210億歐元軍事援助,這比去年向烏克蘭提供的200億歐元軍事援助還要多。
德國提供4套IRIS-T防空系統、愛國者導彈、坦克、步兵戰車、炮彈等援助,到在未來幾年陸續援助110億歐元;
英國提供4.5億英鎊軍事援助,涉及無人機、雷達等;
挪威提供100億挪威克朗(8.22億歐元)軍事援助,為烏軍新組建的旅提供訓練和裝備、以及炮彈、彈藥等;
比利時提供10億歐元軍事援助;
丹麥提供9億歐元軍事援助;
立陶宛提供2000萬歐元用于彈藥,1000萬歐元用于無人機和排雷;
愛沙尼亞提供1萬枚炮彈和野戰口糧;
荷蘭提供1.5億歐元用于防空;
德國牽頭成立聯合烏克蘭協調小組(UDCG)框架內的電子戰(EW)聯盟,包括烏克蘭在內的11個國家已加入該聯盟。
圖為英國國防大臣希利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證實,由英國和德國主持的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拉姆施泰因會議)成員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過210億歐元的支持,將攜手加大支持力度,確保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
歐盟外交負責人卡拉斯證實,歐洲國家迄今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過230億歐元軍事援助。
德國防長皮斯托利斯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表示,我們必須承認,烏克蘭的和平似乎在短期內無法實現。
皮斯托利斯還強調:“歐洲將確保烏克蘭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因為這是確保歐洲大陸和平的關鍵,俄羅斯不應期望國際社會對基輔的支持會減弱。俄羅斯需要明白,烏克蘭有能力繼續戰斗,我們會支持它,”
皮斯托利斯還補充強調,烏克蘭的勝敗關系到國際關系是否是平等和和平,還是用武力來隨意移動邊界。
俄烏戰爭已經三年多,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并沒有減弱,隨著美國的“退出”正逐步增強,從更多援助,到成立“自愿聯盟”,到討論派遣軍隊,歐洲沒有退縮,而是不斷前進。
俄烏戰爭三年多,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并沒有減弱
特朗普不斷施壓烏克蘭,按照俄羅斯的條件去談判,這不能實現停火,反而會鼓勵俄羅斯提高要價,延長戰爭,現在遠沒有到談判的時候。
對烏克蘭、歐洲來說,要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唯有徹底擊敗俄羅斯,沒有第二條路,對此深以為然。
烏克蘭和歐洲已經做好準備,也將繼續戰斗下去,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一切終將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