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巖畫》帶中衛走上世界
(寧夏)周興華
1991年8月,我編著的以大麥地巖畫為主體的《中衛巖畫》出版發行。
1991年10月,參加國際巖畫委員會年會暨寧夏國際巖畫研討會的10多個國家的140多位代表到大麥地巖畫區和中衛博物館參觀了中衛巖畫。《中衛巖畫》是本次會議上綜合研究巖畫的第一本大型專著,為“91寧夏國際巖畫研討會”爭了光,為中國巖畫研究爭了光。
1992年2月2日,國際巖畫委員會執委陳兆復先生在給我郵寄的《國際巖畫通訊》上附信說:
“興華同志:春節好。
最近一期國際巖畫委員會編輯的《國際巖畫通訊》上用英、法文發表了大著《中衛巖畫》的出版消息和有關情況,現復印奉上,并祝安好。
陳兆復1992.2.2日。”
陳兆復先生寄周興華國際巖畫委員會巖畫專刊《國際巖畫通訊》1992年第1期
周興華著《中衛巖畫》1991年8月第1版 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收到陳兆復先生的信函后,我才知道,1992年國際巖畫委員會主辦的《國際巖畫通訊》第1期首頁頭條用英、法兩種文字向國際社會推介了《中衛巖畫》(以下是譯文):
中衛巖畫位于寧夏河套平原上的中衛縣境內。其北部毗鄰騰格里沙漠。著名的“萬里長城”(長城遺跡)橫跨中國著名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作者和同事們在該縣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和研究工作,發現了2000多件古代巖畫雕刻圖案和圖片。在某些地方,巖畫密度平均達到每平方公里180幅。一塊12平方米的大石板上有超過210個雕刻圖案和圖畫(周昊譯)。
國際巖畫委員會主辦的《國際巖畫通訊》向國際社會評介了《中衛巖畫》和中衛巖畫的高度密集特點。《國際巖畫通訊》用這種方式向國際社會推介中國出版的巖畫專著,這是第一次。
根據國際巖畫委員會前主席阿納蒂教授著《世界巖畫研究報告》制定的國際“巖畫主要地區”標準,中國大麥地巖畫的分布面積與平均密度已達到“巖畫主要地區”的國際標準。
“巖畫主要地區”是國際巖畫研究的一個學術概念。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際巖畫委員會前主席阿納蒂教授在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中說:“地區的選擇,是為了確定‘主要地區’,所謂‘主要地區’,就是那里存在著的巖畫,對于早期人類智能一致性的認識有著杰出的貢獻。大多數的‘主要地區’,在小于1000平方公里地帶之內,有著超過1萬個圖像。……令人吃驚的是,這種地區卻很平均地分布著;沒有一個大陸少于10個主要地區,也沒有一個大陸超過40個主要地區。
世界各大洲、各地區、各國家有沒有“巖畫主要地區”,事關對于認識各大洲早期人類智能的一致性方面的歷史評估,它對研究各大洲早期人類智能有著卓越的貢獻。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3年出版的《文化遺產研究報告》,亞洲有32個“巖畫主要地區”,分布于12個國家。中國則沒有一個這樣的“巖畫主要地區”。這就是說,中國巖畫分布于二十個省區的100多個縣旗,遍布于山脈崖穴、江河沿岸,中國竟然成了亞洲“巖畫主要地區”的“空白國家”?給世界留下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空白”缺憾。
大麥地巖畫區東至黃石坡,西至雙石壘子,北至寧蒙交界,南至新井溝口。在約3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遺存巖畫約7100幅,含單體圖像約25000個。大麥地巖畫區密集中心在大麥地巖畫點,該點已發現巖畫12000個。在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已經著錄的巖畫2137組,含個體圖像8532個,每平方公里分布圖像1422個(因圖像太密或難于制圖等原因尚未著錄的為數不少)。大麥地巖畫區巖畫的分布面積、總數、密度,均已達到世界“巖畫主要地區”的國際標準,是我國現今唯一的世界級“巖畫主要地區”(巖畫數據截止2002年6月,不包括其后新發現的)。大麥地“巖畫主要地區”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沒有世界級“巖畫主要地區”的空白,給亞洲和世界新增了一個世界級“巖畫主要地區”和遺存有“巖畫主要地區”的國家:即中國。
從此以后,《中衛巖畫》這本書走向了世界,中衛巖畫也隨之在世界上廣為流傳,“中衛巖畫”“大麥地巖畫”成了世界上廣為流傳的巖畫學地名。
《中衛巖畫》這本書將中衛及其相鄰相關的史前文化帶到了世界上,中衛大麥地巖畫區成了中國唯一的世界級“巖畫主要地區”的所在地,結束了中國沒有世界級“巖畫主要地區”的尷尬局面,使世界上的“巖畫主要地區”由148個增加到149個。
中國有了大麥地這樣一個世界級的 “巖畫主要地區”,至少表明曾經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早期人類的智能與生活在其他遺存有“巖畫主要地區”的各大洲、各國家的早期人類具有同樣發展水平的智能。換句話說,中國等各大洲、各國家 “巖畫主要地區”的存在,對證實與 “巖畫主要地區”相關的“早期人類智能一致性有著杰出的貢獻”。
附:《中衛巖畫》圖片
黃若舟先生為《中衛巖畫》題寫書名
(著名書法家、國畫家、藝術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上海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林耀華先生為《中衛巖畫》題字
(著名的民族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終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1940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陳兆復先生為《中衛巖畫》作序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巖畫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巖畫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美術家學會會員。)
大麥地巖畫維納斯 新華社記者拍攝
大麥地巖畫點10米狩獵長卷,鑿刻216幅巖畫
大麥地巖畫點神龍巖畫
大麥地巖畫區群羊圖
大麥地巖畫區大通溝以西雙石壘子巖畫點群馬圖堪與歐洲洞窟馬巖畫比美
《中衛巖畫》內頁
《中衛巖畫》內頁
《中衛巖畫》內頁
《中衛巖畫》內頁
《中衛巖畫》內頁
《中衛巖畫》內頁
《中衛巖畫》內頁
周興華應邀赴意大利學術交流
1993年周興華應邀參加意大利專題學術研討會
周興華應邀赴意大利學術交流
周興華應邀赴意大利學術交流
周興華應邀赴克羅地亞學術交流
2025年4月10日
來源:寧夏周興華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