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1945年,德國兵敗如山倒,龐大的蘇聯裝甲洪流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整個東歐,并乘勝攻入德國本土。 4月30日,蘇軍把紅旗插在德國國會大廈樓頂,宣告歐洲戰場最后一次戰略性戰役——柏林戰役最終落下帷幕。
此時的蘇軍看起來兵強馬壯,令人望而生畏。蘇軍當時的兵力達到恐怖的1300萬規模,擁有坦克和自行火炮15700輛,一線作戰飛機22600架。人們紛紛猜測,如果蘇聯橫下一條心,命令蘇軍壓路機往西一路狂奔,整個西歐恐怕都要被赤化。
但奇怪的是,蘇聯居然在柏林戰役結束后,立即踩下了緊急剎車,龐大的蘇軍就此在中歐停下了腳步。那么人們就要問了,當時的蘇聯為何不趁勢席卷西歐?它到底在顧慮什么?
01蘇聯的外強中干
革命導師恩格斯曾經說過,俄羅斯是一個有多大本事,就能干多大壞事的國家。蘇聯作為沙俄的繼承者,擴張野心和沙俄一脈相承,它之所以放棄進攻西歐的機會,完全是由于它實力不濟。
其實早在蘇軍攻克柏林的時候,蘇聯就已經為自己的勝利支付了人類戰爭史上最昂貴的賬單。那就是2660萬人的死亡和6000萬人的傷亡數字,蘇聯全國兵役適齡(16歲-40歲)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殘。
當時為了對沖德國的技術優勢,蘇聯不得不采取殘忍的人肉沖鋒戰術,致使其傷亡人數十分驚人。
1941年6月末,白俄羅斯方面軍主力被合圍時有30余萬人被俘;7月和8月在斯摩棱斯克又有同樣多的人被俘;9月間的基輔會戰,西南方面軍遭圍殲,德國稱在這次“戰史上最大的合圍戰”中俘虜了66萬人;10月間在維亞茲馬和布良斯克的雙重合圍圈中,蘇軍三個方面軍80萬人被圍,只有十幾萬人突圍,估計有60萬人被俘。
莫斯科保衛戰期間蘇軍死亡65萬,負傷37萬;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期間蘇軍死亡48萬,負傷64萬;庫爾斯克會戰蘇軍死亡25萬,負傷61萬;白俄羅斯戰役期間,蘇軍死亡18萬,負傷59萬。
盡管蘇軍損失極大,戰時依靠不斷補充,仍使軍隊數量保持在1000萬人左右,始終在兵力方面對德軍保持絕對優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1945年,蘇軍經過劇烈消耗,兵力已達極限狀態,其適齡兵源潛力已近枯竭。除了死亡人口,還有大量因為戰爭受傷殘疾的人口,以及被驅使到德國勞動的大約500萬人和幾百萬虛弱不堪的戰俘。
蘇聯除了人力資源方面的巨大損失,在衛國戰爭中還被摧毀了1710座城鎮,7萬多個村莊,150萬棟房屋,2500萬人流離失所,各種工業設施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我們看到1945年的蘇聯雖然在戰場上頻頻獲勝,但他們的國力已經是強弩之末。經過長達數年的殘酷戰斗,蘇聯的人力資源幾乎耗盡,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投入戰場,導致后方生產力嚴重不足,在1946年爆發了嚴重饑荒,有100萬至150萬人被餓死。
所以在1945年的時候,蘇聯已經是一個失血過多的巨人,如果讓它強打雞血向西歐進攻,估計它半路就有可能暈倒在地,被送往ICU了。
02美英聯軍太強大
與蘇聯在二戰中的驚人損失相比,美英方面的死亡人數僅僅各有40萬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英聯軍雖然損失少,但不能說它倆就是打醬油的。如果沒有美國提供大量的工業設備、糧食、石油、金屬、汽車等物資,蘇聯要想打贏德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況且美英聯軍的主要發力點在??哲娂夹g兵種方面,德國的??哲姾蛻馉帩摿χ饕潜幻烙⒙撥娤麥绲摹?/p>
到了二戰末期,美國軍隊數量高達1200萬人,后備兵力超過2000萬。美國擁有128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67700架一線作戰飛機、上百艘航空母艦以及上萬艘各型艦艇,還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此時的美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霸主。美國的經濟和工業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黃金儲備更是占到了世界的75%。1945年,美國的鋼鐵產量占到了世界的63.92%,石油產量更是占到了世界比例的70%以上。這樣的國家蘇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戰勝的。
其實英國的實力也不弱。作為二戰期間戰線拉得最長的國家,英聯邦一共動員了1200萬軍隊,其中英國本土兵力達到570萬。英國還擁有5400輛坦克自行火炮和8400架第一線作戰飛機,軍事實力不容小噓。
所以說,從綜合實力上看,美英聯軍對蘇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在歐洲大陸,美英總兵力約為550萬人,遠遠小于蘇軍。但美英聯軍擁有兩大王牌,讓蘇軍不敢輕易妄動。
第一是擁有龐大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倘若蘇聯果真發動戰爭,美英上萬架轟炸機將會毫無遲疑地朝著莫斯科、列寧格勒以及烏拉爾工業區進行狂轟亂炸,蘇聯很可能會被炸出翔來。
第二,美國手里還握著一個大殺器——原子彈。如果蘇聯貿然進攻西歐,可能會面臨美國核武器的威脅,而這種威脅足以阻止任何國家的冒險行為。
03不可忽視的德國和法國
雖然都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但面對老毛子的進攻,德法兩國還是會起到相當作用的。
如果蘇聯膽敢對西歐發動進攻,美國一定會暫停對德國的戰爭清算,關押在萊茵大營的幾百萬德軍俘虜會被立即釋放出來,并進行全部軍事武裝。這些德軍士兵都是能征慣戰的老兵,戰斗力尚在,他們在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德軍高級將領的指揮下,再加上美英海量的后勤供應,德國人依舊能打,蘇聯人啃起來依然十分艱難。
法軍此時在戴高樂的指揮下,已經脫胎換骨。況且法國在二戰中沒有經受多大損失,正處于滿血狀態,為了在戰后躋身于世界強國行列,戴高樂一定會命令法軍沖在第一線,與德軍一起組成抵御蘇軍的第一道防波堤。
04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果蘇聯向西歐進軍,大概率會輸掉戰爭。所以戰后蘇聯的第一要務,就是極力避免與美英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蘇聯對此心知肚明,雞蛋碰石頭的傻事他是不會做的。
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來源于憑闌聽史,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