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5日,美國全國各地舉行大約1300場“住手!”抗議活動,美國民眾表達了對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憤怒,要求特朗普政府“住手”,停止損害美國人民的利益。同日,居住在歐洲多地的美國人也舉行了相同主題的示威活動。活動組織者說,當天在首都華盛頓和全美50個州共舉行了約1300場游行示威活動,有上百個社會團體參與,抗議地點涵蓋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西雅圖、洛杉磯等。有媒體報道,組織者預計約有超過50萬人參與了抗議。
據悉,自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落地以來,全美各地民眾自發組織的抗議活動就沒停過。光是4月5日一天,美國老百姓就用上千場游行示威來表達不滿。4月8日,美股三大指數在經歷了高開低走之后仍舊沒有止住頹勢, 據悉,自從進入2025年以來,美股已經累計下跌20%以上。 經濟、政治、輿論全面失守之余,隨著俄烏前線接二連三壞消息的傳來,誓言要在上任24小時之內結束軍事沖突的特朗普再一次被打臉,遭遇了外交滑鐵盧。
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抗議活動(資料圖)
據路透社和俄新社4月6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當天表示,其軍隊已控制烏克蘭蘇梅州的巴西夫卡,并在蘇梅州的多個定居點對烏克蘭軍隊發動打擊。俄羅斯國防部稱,俄軍“北方部隊”在庫爾斯克州的戈爾納爾、格沃和奧列什尼亞定居點擊敗了大量烏軍部隊。
另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美國陸軍將軍、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烏克蘭軍隊已攻入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從另一個方向擴大其在俄羅斯領土上的存在。
自3月13日起,俄軍強攻蘇梅州。蘇梅州是烏克蘭重要工業區,首府蘇梅市距基輔直線距離約360公里,若被俄軍控制,基輔將直面威脅。而在3月12日,普京視察庫爾斯克地區,命令前線部隊奪回庫爾斯克全部領土,并表示考慮在蘇梅州設立新緩沖區,防范烏克蘭潛在入侵。在央視特約評論員蘇曉暉看來,俄羅斯作戰行動的預期目標未發生巨大變化,主要是為建立緩沖區,防止烏軍對俄境內目標發動突襲,成為烏在談判桌上的新籌碼和改變戰場態勢。
俄烏戰場(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烏克蘭外長瑟比加表示,烏克蘭已經就與美國的礦產資源協議表明了立場,包括烏方對該協議文本的設想。瑟比加表示,烏克蘭方面已確定談判團隊的組成,該團隊將很快前往華盛頓,就美方提出的協議文本進行實質性磋商。瑟比加強調,未來的協議應該是互利的,應符合雙方利益,并且不應與烏克蘭融入歐洲的進程相矛盾,這是烏方的原則立場之一。此外他表示,前往華盛頓的代表團將包括外交部代表。
令特朗普措手不及的還有,據央視新聞8日消息,當地時間7日晚間,也門胡塞武裝軍事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講話稱,胡塞武裝通過無人機成功襲擊了以色列雅法一處軍事目標;胡塞武裝還稱通過無人機和導彈成功襲擊了美軍在紅海上的兩艘驅逐艦。美國3月15日開始對也門胡塞武裝進行大規模空襲,胡塞武裝隨后對美國航空母艦及其隨行艦只發動打擊。國總統特朗普3月31日稱,將繼續打擊也門胡塞武裝。他同時威脅胡塞武裝及伊朗:“真正的痛苦尚未到來。”
美國航母(資料圖)
美國為何衰敗得這么快?國際關系理論家米爾斯海默發出警告:“如今美國政府做的,是將俄羅斯推入中國的懷抱。現在烏克蘭陷入了僵局,中東又四處起火。我們就很難轉向對付中國。當中國將其雄厚的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一切都晚了。”
到2024年,美國的戰略困境已經完全顯現:在烏克蘭,戰事陷入僵局;在中東,地區秩序失衡;在亞太,盟友關系動搖。更為嚴重的是,美國的內部分裂正在削弱其對外政策的連續性和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塑造世界秩序的戰略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