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前總統被捕案再迎轉機?杜特爾特迎來新幫手,調查或將暫停,菲律賓政府卻將矛頭對準中國,案件一旦移交聯合國安理會,又會產生哪些連鎖反應?
隨著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三月份被捕,菲律賓境內迅速掀起了抗議熱潮,這位前總統執政期間深受民眾愛戴,但卻因為禁毒行動在國際引起輿論反響,被國際刑事法院批捕。
眼見父親陷入危機,菲律賓副總統莎拉立即展開了火速救援,先是趕赴海牙組建金牌律師團隊,就國際刑事法院是否有權利調查這一爭議為突破點,然后利用輿論造勢,動員杜特爾特支持者發起抗議。
隨著莎拉的回國,意味著她將在菲律賓國內大展拳腳,以獲取更多的政治與輿論支持,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在政府中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她曾公開聲明,國際刑事法院逮捕程序涉嫌違法,此次逮捕不僅侵犯了個人權利,同時違反了菲律賓的司法程序。
伊梅調查并公布的結果,致使大批民眾發起抗議,馬科斯的支持率再次暴跌,輿論偏向杜特爾特家族,國內外雙線調查的進行,也意味著案件朝向更利于杜特爾特的方向發展,但他能否夠獲釋,還需解決一些爭議。
除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爭議外,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先前的禁毒活動,部分人員的死亡,是否與杜特爾特下達的命令有關,當他被國際刑事法院指控“反人類罪”時,他曾公開否認策劃過系統性的謀殺,并指出警方只有在自衛情況下才可以開槍。
而警衛開槍究竟是出于自衛還是對平民的蓄意謀殺,成為了杜特爾特犯案的關鍵,目前的證據不足,即使有人作證杜特爾特默許法外處決,但并沒有實際的證明,如果他在9月份的聽證會否認自己下達過這些指令,那么國際刑事法院只能終止調查。
另外,該案件可以移交聯合國安理會,如果常任理事國成員之一使用否決權,可以直接終止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徹底將不利的局勢扭轉,但最可能的結局是安理會擱置表決,將調查無限期推遲。
此次逮捕之所以引發輿論關注,不僅是案件本身存在爭議,同樣還有馬科斯政府在背后的推波助瀾。
菲律賓在2019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而馬科斯也曾表現出拒絕與其合作的態度,但當他與爾特家族決裂后,立即轉變了立場,一手促成了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爾特的逮捕。
但局勢的發展很明顯超出了他的預期,國內民眾將他這一行為視作政治斗爭,認為他企圖借這一案件來掩蓋菲律賓經濟低迷與之前的腐敗指控,結合副總統莎拉不斷在輿論上造勢,導致他的支持率一路下滑。
為了轉移內部矛盾,他竟將矛頭指向中國,先是強化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而后多次在南海海域興風作浪,進一步對中國做出挑釁行動,除此之外,他還以“國家安全”為由,展開了對菲律賓境內的中國公民和企業的調查。
馬科斯的這些舉動無不證明了他如今的慌不擇路,甘愿當美國安插在南海的棋子,又將針對中國視作扭轉支持率的手段,而莎拉不斷上升的支持率,就證明他的這些做法無法令民眾感到信服。
隨著5月份中期選舉將至,雙方將會迎來最后的角逐,目前莎拉的支持率遠高于馬科斯,如果在中期選舉勝利,那么她可以推動特赦法案,為杜特爾特的獲釋創造更多有利條件,馬科斯也將迎來政治清算。
但馬科斯也不是毫無勝算,以美國為首的海上軍事演習即將開啟,這將是馬科斯手中的最后一張牌,這場演習的各種項目劍指中國,美國想要借此實現對中方的軍事威懾,而馬科斯則是想要借此挽回自己的支持率。
對于美菲兩國之間的合作,我方已經多次闡明了立場,菲律賓甘愿充當美國的棋子,最后只會是引火上身,馬科斯想要借此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只是垂死掙扎,如今陷入危機的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
中期選舉與聽證會將至,馬科斯或許會有更多的小動作,而莎拉也不會坐以待斃,隨著美國不斷在南海攪局,中國也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馬科斯如果繼續將矛頭對準中國,最后只能獨自品嘗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