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揚州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揚州市農技專家結合不同地塊的苗情和當前一段時間內的天氣特點,積極深入各鄉鎮小麥田,詳細查看麥苗長勢情況并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護。
這幾天,邗江區楊廟鎮沿山河村的種糧大戶吳寶金愁眉不展,因為天氣原因,他的700畝小麥正處于缺水狀況。小麥進入孕穗期后,根系就開始衰弱,以往大水灌溉的方式并不適用當前小麥的生長形式。
吳寶金說,現階段不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否則會導致小麥根系受損。
吳寶金遇到的困擾并不是個例,這幾天,邗江農作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們走訪田間地頭,對小麥生長發育狀況進行分析評估,為農戶們開出良方。
邗江農作物技術推廣中心栽培科科員錢晨誠介紹,當前小麥主要依靠上部三張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來保證產量。他建議采取養根保葉防早衰的措施,通過噴施葉面肥或水溶性尿素來補充養分,也可以在根外噴施相應肥料。
孕穗期過后,小麥就將迎來揚花期,針對麥田病蟲害發生特點,各地要采取殺蟲劑、殺菌劑和葉面肥合理混合施藥,實現一噴多防,全面控制病蟲等危害,促進小麥灌漿。
錢晨誠提醒,在穗期首次出現白花時就要及時施藥,待7至10天花期成熟后再進行二次防治。
邗江農作技術推廣中心栽培科副科長王君表示,今年前期干旱導致蚜蟲危害較重,需加強防治。同時她呼吁農戶遇到生產問題要及時向農服中心反饋,他們將第一時間提供到田技術指導。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 | 王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