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準確地說,這個標題不是太完整:向誰告別?告別誰?他沒有說,因而目前無法得知。但反復考慮之后,還是將就著用。并且畫蛇添足加了這兩句說明,算是作為開頭語。
據媒體報道,4月12日,U17國少主帥上村健一在個人社媒發文,就自己未能帶領國少實現小組出線目標致歉;對共事一年多的教練組、工作人員和球員表示感謝。而上村健一文中提到自己“性格怪異、不好相處”的弱點,肖姓知名媒體人解讀認為,這或許是他對自己執教風格的一種自嘲,也反映了“他對團隊氛圍的深刻反思。”
發文致歉,基本上意味著行將告別,本人對此并不感到意外。幾天前,就有媒體分析稱,因為國少沒有實現賽前提出的目標(率隊打進2025年U17世界杯),上村健一“或將被足協徹底棄用”。而在國少與烏茲別克斯坦賽后的當晚,“督戰”的足協領導就連夜召開了總結會,其中有些話說得相當重,比如“成績未達預期”、“球迷不滿意”之類,這應該成了被“徹底棄用”一說的主要依據。
本人感到意外的是,上村健一或許與久爾杰維奇不同的際遇。
兩個月前,U20國足同樣“無緣”。但作為主帥,久爾杰維奇被足協“留用”,并作為“觀察員”參與了07年齡段精英訓練營的選秀工作。其后,傳出他或將接手某支國字號青年梯隊,甚至有可能與U22國足主帥安東尼奧“競爭”的可能,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上村健一與久爾杰維奇的確是“同運”但不“同命”。
也難怪,雖然都是出局,但外界對U20國足的評價褒多于貶、對球隊的出局表達了無盡的惋惜和遺憾。相反,對U17國少卻是貶多于褒,至少充滿爭議。特別是對小組賽前兩戰球表達質疑的同時,也對這支球隊前后“判若兩隊”感到不解。更有甚者,日前還傳出教練團隊內部不和的“丑聞”。作為主教練,上村健一或許認為自己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因而“致歉”。
但個人覺得,不應該如此不明不白就了事。在沒有調查、核實真實情況之前就以“成績不達預期”為由“徹底棄用”上村健一,外界或許也難認同。
一個事實就是,之前的各種友誼賽,包括預選賽,U17國少給人的印象,特別是技戰術風格,幾乎與此前的所有國字號球隊、包括久爾杰維奇帶領的U20國足相比更接近日本足球,即球迷口中的“傳控足球”。哪怕傳說中臨陣改變打法、導致U17國少在與沙特和烏茲別克斯坦比賽中大腳長傳、打“傳統中國足球”的責任在上村健一。
從他帶隊一年零兩個月的實際來看,他的訓練水平是值得肯定的。欠缺的,只是因為大賽經驗的欠缺,導致備戰工作存在種種的不足——盡管這還只是猜測,以致小組賽提前出局。
但是,“欠缺大賽經驗”、“臨場指揮”失當,久爾杰維奇不也同樣存在嗎?賽前兩支球隊同樣喊出“奪冠”、進軍(U17或者U20)世界杯的口號,同樣不達預期。但對待主教練不能因為一個謙遜、低調,而另一個“性格怪異、不好相處”就區別對待。
評價和使用一名教練,應以能力為標準。至于別的問題,其實是可以解決的。至少,上村健一能夠在中國足壇工作這么多年,證明他并非是一名不能相處的人。再說了,如果上面提到的U17國少教練團隊內部存在“不和”,原因并非在上村健一、而是另有他故。那么,對上村健一的某些先入為主式的、甚至帶著個人好惡的評價,就更顯得有失公平。
這么多年來,中國足球經歷了大量的外籍教練,但優秀的、合適的不多,上村健一應該屬于后者。而在發文中,上村健一還提到一點,除了對球員充滿“感恩”和“責任”之外,平時的要求都是“嚴厲、過多叫喊”。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上村健一不虛偽、不造作,是一名工作認真、嚴肅的、“真實”的教練,他是真心實意在幫助中國足球。在足球圈充滿金錢和名利誘惑的當下,作為一名洋教練,這一點顯得特別難能可貴。
這次U17未能出線,原因當然很多。但如果上村健一確實在訓練上有其特點、有特長,就不應該“徹底棄用”。像久爾杰維奇一樣,換一個位置,再給多一點時間,或許就能發揮他的作用,對中國足球的幫助就更大。
用人要用其長、避其短,對于中國足球來說尤應如此。
(今日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載!圖片主要是來自今日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