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ily
很多人覺得干活戴手套就是“麻煩”“嬌氣”“我就干個活,至于嗎?”但其實,它是保護手最簡單、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步。
1、接觸小票時,小心有毒物質趁機入手
以前我也沒在意,買完東西順手拿小票、取快遞,都是習以為常的動作。直到前陣子刷到老爸測評的視頻,才知道我們手上接觸的這些收銀小票、快遞單、電影票,背后居然藏著風險。
這種紙看起來干凈,摸起來也沒啥感覺,但表面那個光滑的涂層里,含有雙酚A——一種有害的化學物質,對小孩和孕婦尤其不友好。
他們送檢了幾種常見熱敏紙,比如外賣單、快遞單、拍立得相紙、電影票等,結果有一半檢測出了嚴重超標的雙酚A,最高的甚至超了700多倍。剩下幾種雖然沒測出雙酚A,但也含有不少雙酚S,同樣對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有影響。
而且這類物質不是說摸久了才有風險。有研究顯示:只要接觸熱敏紙5秒鐘,雙酚A就可能轉移到皮膚上。如果手上有汗、有油,吸收量還會翻倍。
下面這些日常動作,是不是也挺熟悉:
? 拿完小票直接吃飯
? 小朋友拿快遞單當畫紙
? 上班撕票撕一天,手干了抹護手霜繼續摸
還有兩個“長期接觸”的小習慣,也建議避一避:
喜歡把各種小票貼在筆記本上當紀念
把超市小票貼在冰箱門上當清單,用完就劃掉,雖然看著方便,但接觸時間越長、次數越多,風險也就越高。
2、處理海鮮時,別徒手硬上
一個真實案例:深圳一位劉先生在處理魚時被輕輕劃了一下,沒在意,結果當天晚上手腫、發燒,去醫院一查,是感染了“創傷弧菌”,俗稱“食肉菌”。這種細菌發展極快,如果48小時內沒處理好,死亡率可能高達50%。
別說殺魚殺蝦了,有些人掰個蟹殼、剝個蝦背,都會被小刺扎破。一旦皮膚上有口子,再碰上海鮮里的細菌,風險就來了。
如果不小心被刺破,第一時間別硬扛:用流動水沖洗傷口,擠出液體后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之后密切觀察有沒有紅腫、發熱、持續疼痛,一旦出現就要立刻就醫。
而且很多人“破了沒察覺”,等手開始腫才知道出事了。最簡單的辦法?戴手套。不貴,但能省下很多后續麻煩。
3、加墨水的時候,戴手套別偷懶
誰用打印機,誰知道加墨水有多玄乎。一不小心就崩一手,半天洗不掉。
我曾半夜蹲在洗手池邊用牙刷刷指甲縫到崩潰,刷不干凈,越刷越煩。
而且墨水真不是臟那么簡單。里面有染料、碳粉、有機溶劑,有的還含揮發性成分。長期接觸容易引發過敏、刺痛、炎癥。尤其是彩墨,一些顏料里重金屬含量也不低。
戴個手套,干完扔了省事。真不是多此一舉。
4、做清潔時,動手前先護手
有時候手還濕著呢,就直接去拿潔廁寶,結果染一圈藍,怎么洗都洗不掉。
潔而亮這種強效清潔劑,剛接觸幾分鐘沒事,但用久了,皮膚屏障會被一點點耗光。脫皮、刺痛、干裂是常態,嚴重了連護手霜都不敢抹。
長期反復接觸清潔劑,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皮膚敏感。很多人以為“干點家務手粗點沒關系”,但真遇上濕疹或刺激性皮炎,就不是說說那么簡單。
保護手,從戴手套開始。
5、用消毒劑的時候,小心手掉皮
以前我擦桌子、擦地都要加點消毒液才安心,結果幾天下來,手開始紅、痛、起皮。還以為是天氣干,拼命抹護手霜,抹到刺痛才反應過來,是自己用消毒劑用多了。
84、酒精這類強氧化類清潔劑,殺菌的同時,也在慢慢侵蝕你的皮膚屏障。頭幾天可能沒事,時間一長,手直接“老十歲”。
你天天殺菌,手也天天在受傷。
6、遇到高溫或尖銳物時,別用手硬剛
高溫、尖銳的東西不能直接上手——這點大家都知道,但其實家里還有不少地方,也藏著傷手的風險。
剛出鍋的蒸碗,用手直接去拿,結果一秒被燙出一塊紅,疼的茲拉亂叫。
記住了,正確的做法是用防燙手套或防燙夾去取!選防燙夾可以選帶膠條的,摩擦力更大,更不容易掉。
再比如切牛油果核,有人直接刀子一劈,手一滑就直接劈進手掌。
用勺子挖不香嗎,下廚真的別整那么多花活!
清地漏、摳濾網也是傷手高發區。看起來只是順手一撈,結果一劃就破。
咱就是說能用工具就別靠手,用工具是保護自己,不是矯情。
7、種花的時候,別讓手先老十歲
種花這事,說起來浪漫,干起來可真廢手。挖土、換盆、拔草、施肥,手上全是泥,指甲縫黑不說,皮膚還干硬粗糙,護手霜抹上去都像在刷墻。
有些植物帶刺,有些會分泌刺激液體,再加上每天澆水泡著土,干裂、脫皮、敏感說來就來。
我以前種得上頭,手直接“老10歲”,養個花,把自己手搭進去了。后來老老實實戴上手套才緩過來。
8、家庭維修時,別讓手遭罪
刷墻、補門框、上涂料,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動手搞,像
@住友土豆絲那次補門,沒戴手套,弄滿手油漆,怎么洗都洗不掉,最后用稀釋劑擦掉了,但對皮膚的傷害也很實在。
更靠譜的方法:橄欖油、嬰兒油涂上揉一揉,再用溫水洗掉,慢一點但不傷手。
@住友蛋橙翻出舊燈,結果電池漏液,摳完才發現手刺痛半天。
電池液是堿性腐蝕物,對皮膚刺激很大,別直接摳,用紙包住,戴手套最安全。
@住友咸魚姐補個鞋,502膠水把手粘在鞋上,費了大半天功夫才弄下來。
記住膠水別硬撕,先抹護手霜軟化,再泡溫水,用磨甲棒慢慢磋,別心急,不然膠還沒掉,手先破了。
戴手套,真的不是嬌氣,是避免很多“本來可以不受的傷”。別等真傷了才想起來,其實只差一副手套。
手套怎么選?
強烈推薦丁腈手套,主要是貼合手部,細碎工作也不影響手感,還防刺、耐磨、說一次性的,但能用很久。
可以廚房、陽臺、工具柜里各放一副,真用上的時候,你會感謝它在那兒。
近期熱門內容
點擊卡片,關注新住,每天都有更妙的「生活點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