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宛如一把雙刃劍,為生活開辟了無數便捷通道,卻也悄然埋下隱患。
手機屏幕,這方小小的發光矩形,將我們圍困其中。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沒在臉上灑下溫度,指尖就已不自覺在手機屏幕游走。社交媒體、新聞彈窗、短視頻,信息風暴裹挾著我們,將一天的元氣在睜眼的瞬間悄然耗盡。
家庭聚會本應是歡聲笑語、親情流淌的溫馨時刻,可如今,常見的情況是:大人們刷著手機看熱點、聊工作,孩子們抱著平板玩游戲、看動畫。祖孫三代同處一室,卻各據一方屏幕天地,親情的交流在電子設備的嗡嗡聲中變得稀疏。
長時間沉迷手機,健康警鐘也不斷敲響。干眼癥、頸椎病、失眠接踵而至,身體在屏幕的“奴役”下逐漸虛弱。我們的注意力也變得支離破碎,難以專注地完成一件事。
是時候打破屏幕的“魔咒”了!
養成健康使用手機屏幕的習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時間管理
設定使用時長:借助手機自帶的時間管理功能或第三方應用,為每天使用手機設定總時長。時間一到,手機自動提醒,強制自己減少使用。
劃分使用時段: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若干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安排特定的手機使用任務,如上午10點到10點半查看工作郵件,下午4點到4點半瀏覽新聞資訊,避免長時間連續使用手機。
場景管理
避免睡前使用: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影響睡眠質量。因此睡前半小時內盡量不使用手機,借助閱讀紙質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幫助入睡。
減少移動使用:走路時不看手機,專注于道路安全。乘坐交通工具時,盡量不使用手機,若需使用手機,盡量選擇靠窗位置,避免影響他人,同時注意用眼衛生,每隔一段時間向遠處眺望。
內容管理
篩選有益內容:關注有價值的公眾號、App,獲取學習類、科普類等知識信息;減少瀏覽無意義的娛樂新聞、短視頻,避免陷入信息洪流。
控制娛樂時間:玩游戲、追劇是常見的手機娛樂方式,可設定每次娛樂時長,避免過度沉迷。
健康管理
保持正確姿勢:使用手機時,保持背部挺直,將手機舉到與眼睛水平的位置,避免低頭或側臥看手機,減輕頸椎和眼睛的壓力。
注意用眼衛生: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眼部放松,進行眼保健操、眨眼運動,也可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眼睛干澀。同時,調整手機屏幕的亮度、對比度和色溫,使其與周圍環境相適應,減少對眼睛的刺激。
別讓手機屏幕成為生活的主宰,勇敢奪回生活的控制權,去擁抱真實的美好,感受微風、陽光和愛。
說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由AI生成。
作者:郝學婧
編輯:李碩然唐蔚
審核:姜峰 李雅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