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援引韓媒報道,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近日宣布辭去黨首一職,這被視為他將正式參加新一屆總統選舉。李在明當天在共同民主黨最高委員會議上表示,他過去三年任職黨代表期間取得了一些成果,這得益于黨務工作者、黨員、議員等的辛勞付出,對此表示感謝。他還說,自己現在又要開始新的工作,因此并沒有遺憾或輕松的感覺。
外界認為,李在明辭去黨首職務,預示著他即將正式參加新一屆總統選舉。
尹錫悅被罷免不久后,韓國各大黨派紛紛拉開架勢,為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做準備。根據韓國憲法,新總統選舉必須在總統被罷免后的60天內舉行。這意味著韓國將在短時間內籌備一場全國范圍的大選。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迅速回應,表示初步定下6月進行總統選舉,消息一出,頓時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各政黨火力全開,尤其是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有望成為主角。當前的民意調查顯示,李在明以絕對優勢領跑,但韓國的政壇從來不缺驚喜,一切皆有可能。
李在明(資料圖)
在外交政策上,李在明與尹錫悅走得是完全相反的路數。李在明這幾年一直在跟尹錫悅唱反調,在對外政策上更是如此,尹錫悅推動對華強硬,他就強調中韓關系的重要性,一再表示,疏遠中國的代價,韓國實在承受不起。李在明在自己的競選視頻里,就話里有話,說對韓國而言,美韓同盟、美日韓三邊合作固然重要,但必須堅持“以國家利益為重”,該競爭時競爭,該合作時合作,在有沖突的領域,更要妥善協調,化解爭端。
韓國國內普遍指出,李在明面臨的“司法風險”仍然非常顯著。幾天前,韓國中央法院追加制定5月為合并審理的大莊洞、柏峴洞、蔚禮新城建設舞弊和城南足球俱樂部非法贊助案的審理日期。但李在明方面宣稱“總統大選前一周”,“目前正處于競選期間,希望能夠推遲日期或缺席審判”。目前,該申請遭到法院拒絕,但不能排除李在明方正式提交書面缺席解釋文件后獲得許可的可能性。
李在明(資料圖)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他剛剛和韓國代理總統韓德洙進行了一次“很好的通話”,討論了關稅、造船、韓國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以及支付美國為韓國提供的重大軍事保護費用等內容。對于軍事保護費用,特朗普表示,韓國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就開始支付這些費用,金額達數十億美元,但拜登出于未知原因終止了這筆交易,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特朗普稱,雙方都有為兩國達成一項“偉大協議”的條件和可能性。
表面看,這場通話充滿“盟友之間的熱情寒暄”,但透過言辭的熱絡,隱藏的卻是深層的戰略焦慮、經濟算計與地緣籌碼的重新校準。韓方在通話中表達了對韓美“外交安全根基”進一步深化的希望,但問題是,這根基真的穩定嗎?韓德洙說希望在LNG、造船、貿易等領域擴大與美國合作,但換個角度看,這些話更像是“安撫式示好”與“經濟投名狀”,意在討好重新執政的特朗普,搶在他設下新的關稅或貿易壁壘之前把韓國塑造成“聽話的戰略伙伴”。
韓德洙(資料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韓德洙作為代總統,因尹錫悅彈劾案上臺,自身地位合法性不足,且面臨6月總統選舉的壓力。其政策選擇更多是為短期維穩,而非長期戰略布局。這也意味著韓國目前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正如韓國學者所言:“一個隨時可能下臺的領導人,沒有資本制定長遠外交方針?!比衾钤诿魃吓_后調整政策,中方或重啟高層對話,擴大文化產業、氣候變化等低敏感領域合作。當然,不能排除韓國繼續依附美國,對中國進行施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