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馬唐
最近這段時間,掩藏在中美關稅對抗這樣的宏大敘事之下,有兩個重要信息被很多人忽視了。
具體來說,是兩組數據,都和日本有關,見證一個巨大的歷史逆轉。
而且這兩組數據背后,也藏著中日關系的巨大走向。
第一組數據,來自日本的外務省,相當于日本外交部。
2024年,在中國居住的日本人數量減少到了10萬人以下,這是19年來的頭一回。
來源:日經中文網
從2012年開始(請記住這個重要的年份),在華日本人的數量連降12年。與最高峰相比,2024年的日本人數量減少了35%,降幅超過三分之一,現只剩9.75萬人。
而城市方面的數據更觸目驚心:北京的日籍居民數量銳減60%,曾作為日資聚集地的東北重鎮(zhèn)大連市,其常住日本人規(guī)模也腰斬式下滑。
在華日本人數量大跌,到底意味著什么?
北京大學日語系博士研究生青山、玲二郎撰寫的論文《中國的日本人社會》認為:
日本人之所以來到中國,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企業(yè)在中國投資辦廠,并將日本員工派往這些分公司,負責生產統(tǒng)籌和與日本接洽的工作。
為免兩地分居,不少日籍員工還會帶著伴侶子女一同來到中國工作生活。鼎盛時期,長三角地區(qū)甚至形成配套的日式社區(qū)與專屬教育機構,如上海日本人學校便是為滿足外派人員子女教育需求所建。
所以,2000年之后,居住在中國的日本人數量快速增長,從不到5萬人增加到了2012年的15萬人,增長超過一倍。
與此同時,日本制造業(yè)對華直接投資也從856億日元猛增至3896億日元。
在華日本人的數量,完全可以視為日本對華投資的風向標。
所以,為什么“在華日本人數量大跌”這個數據如此值得關注?
因為他背后正反映出國際環(huán)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緣政治波動讓各國企業(yè)在世界范圍內騰挪轉移,重新布局押注,日本企業(yè)也不例外。
而隨著在華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最典型的就是工人工資的上漲,迫使日企將產能向泰國、越南等低成本地區(qū)遷移;出于政治因素的考慮,日本企業(yè)也加大了在美國的投資。
另外,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退與經濟增速放緩,最終形成企業(yè)撤離的多米諾效應。
企業(yè)走了,帶走了員工,也帶走了大量資金,一部分稀缺的技術,還有成千上萬個就業(yè)崗位....
如果想第一時間知道日本發(fā)生的大小事,我們有個“日本資訊交流群”,會分享內部研判分析,以及日本出入境政策、資產配置動向等資訊,下方掃碼即可進群:
而第二組數據,則來自日本——
最近一段時間,來自國內30歲以上群體赴日“大齡留學”現象越來越常見。
日本各地語言學校的滿員速度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東京一些有名的語言學校"一席難求";大阪、神戶等關西地區(qū)語言學校2025年全年的名額都已滿員;甚至連福岡、札幌這些非典型留學城市的語言學校排期都排到了2026年……
而在今年的語言學校申請人當中,“大齡”申請人的數量飆增。30歲以上群體已經是常態(tài),其中35歲以上甚至40歲以上的申請者也不足為奇。
在中文社交媒體上,也出現不少“大齡留學日本”的分享貼。
即使網傳30+年齡想留學日本,要求會更加嚴格,還是阻擋不了這部分輕熟群體去日本尋找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在日本,儼然已掀起一股“爆入學”潮,大批中國留學生來到日本,從小學一直到研究生。
在日本最頂尖的高校東京大學,中國學生占比超過12%,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同時,東京大學的中國籍教師也變多了,有的課甚至可以完全用中文授課;
在東京大學周邊,涌現出很多在日本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正宗中餐”,包括四川口水雞、醬油燜豬蹄、重慶辣子雞等地道菜品。
這一“異變”過程,被日本媒體描述為:東京大學正在逐漸“中國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選擇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學生,越來越少了——
根據“日本海外留學協(xié)會”的統(tǒng)計,2023年,在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為703人,僅僅占到日本海外留學生總人數的1%。
日本學生出國留學目的地,中國僅排到第13位,排在泰國、馬來西亞之后,只比越南受歡迎一點。
曾幾何時,在2007年的時候,中國還是僅次于美國的日本學生第二熱門留學目的地。
離開中國的,不僅有日本的企業(yè)和員工,還有日本的學生。
資金的流向,人口的流動,本質上就是企業(yè)用錢投票,個人用腳投票,背后反映的是國際政治格局的冷熱轉換,趨勢演變。
日本作為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國,截至2023年累計在華設立企業(yè)超5.5萬家,實際投資逾1300億美元。
這些日企創(chuàng)造數百萬就業(yè)崗位,解決了多少人一家老小的生計。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反復強調要持續(xù)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來自日本的投資,自然是要穩(wěn)住的重點對象。
至于日本,面對中國人大量涌入,日本人的感受是敏感而復雜的。
日本面臨嚴重的老齡化、少子化。在這樣的人口危機之下,日本不得不大幅降低移民門檻,不管有錢的,有才的,統(tǒng)統(tǒng)歡迎。
截至2024年6月末,日本在留外國人數量為358.9萬,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其中,中國人最多,達到84.4萬人,遙遙領先。
全世界搶人,可以說成了日本的一項基本國策。由于中國人極大的參與熱情,讓日本的這項國策獲得了巨大成功。
不過,當中國人擠滿日本的校園和街頭,有些日本人急了。
東京大學教授山內昌之警告中國留學生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研究;
有議員公開質疑時任首相岸田文雄為什么日本的投資簽證相比于其他發(fā)達國家來說就像“賤賣”,讓中國人隨便就可以全家移民;
外資瘋狂涌入東京樓市,讓日本年輕人都快買不起房子了……
當然,這些擔憂和警惕的聲音,目前在日本國內還算不上主流。只要“搶人”的基本國策還在執(zhí)行,外國人,包括中國人,涌入日本的勢頭還會繼續(xù)下去。
在網上被鍵盤俠罵得最多、最狠的國家,反倒是國人最向往的投資、移民目的國。
只能說,人的嘴巴會撒謊,金錢的流向,人口的流動,才能反映最真實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