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縣委宣傳部
組織開展了2025年第一季度
“巫溪好人”評選活動
經推薦申報、評議審查等環節
共評選出2025年第一季度
“巫溪好人”8人(組)
他們是
自強不息
王道銀
獨臂漢子帶領鄉親奔“錢”程
王道銀,男,46歲,勝利鄉勝利村蔬菜種植大戶。28年前,王道銀在深圳一家五金制造廠當小工,突發意外失去右手指,手術后,只剩下光禿禿的右掌。為了養家糊口,夫妻倆嘗試做生意,由于缺乏經驗,屢屢受挫。2001年,王道銀毅然從服裝行業轉戰農貿市場,開啟了他與蔬菜的不解之緣。幾經周折,終于在2015年迎來了大豐收,總產值超過了100萬元。自己的腰包鼓起來了,他卻并沒有忘本,多年來一直帶動身邊的脫貧戶和殘疾人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在他的帶動下,勝利鄉有70多戶發展和種植高山錯季蔬菜,為勝利鄉產業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孝老愛親
王永壽
花甲老人照顧癱瘓妻子16年如一日不離不棄
王永壽,男,63歲,花臺鄉花臺村人。16年前,妻子曾慶英患類風濕疾病,關節變形、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王永壽患上了矽肺病,需要長期服藥,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永壽每天把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除了處理各種家務事務外,還要為妻子洗頭、洗澡、喂飯、喂藥等,整整16個年頭,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妻子感受到了深深的愛意和尊重,讓曾慶英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王永壽對妻子的愛與責任,用16年的堅守和付出,詮釋了愛與責任的真諦,讓周圍的鄰居們都敬佩不已。
助人為樂
何財明、張啟翠
夫婦返鄉創業創新引領鄉村振興
何財明,男,43歲,中共黨員,重慶何航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啟翠,女,45歲,何航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對80后夫妻曾在外務工17年,2013年毅然返鄉創業,依托巫溪傳統布鞋技藝,創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鞋業公司。他們創新開發絲瓜絡布鞋,構建“田間種植-車間生產-直播間銷售”全鏈條模式,帶動當地600余人就業,年銷售布鞋超120萬雙,營業收入突破3000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8萬余元,280戶農戶實現增收390萬元;針對當地留守婦女,提供約100個就業崗位,每人年均增收3.5萬余元;開設5個直播間,由20余名留守媽媽組成主播團隊,全平臺年銷售布鞋120萬雙。2023年何財明榮獲第三屆“尋找巴渝鄉村振興榜樣”十大年度人物提名,他們夫婦的鄉村振興實踐成為山區產業發展的樣板。他們的故事曾在人民網、中國新聞網、重慶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助人為樂
譚孝菊
“銀發宣傳員”唱響移風易俗新樂章
譚孝菊,女,77歲,塘坊鎮塘坊社區居民。她是一名基層志愿者,多年來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利用文藝特長創作正能量作品,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尚。她創作的《嚴防嚴控整酒風》三句半山歌和《厚養薄葬樹新風》快板詞,不僅在塘坊巡回演出,還受邀到多個鄉鎮表演,深受群眾喜愛,反響熱烈。譚孝菊還組織社區文藝隊,爭做文明新風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豆と巳請蟆贰吨貞c日報》等媒體對其做法進行了報道。
敬業奉獻
朱漢民
35年躬耕山區教育結累累碩果
朱漢民,男,53歲,中共黨員,尖山鎮百步小學校長。扎根山區教育35載,以"點燃火焰"為教育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引領集團化辦學。他推行"青藍工程"培養師資隊伍,打造山區首個智慧圖書室,構建"一動一靜兩讀三結合"特色課程體系,培育出全國跳繩冠軍隊和書法特色項目。在他的帶領下,百步小學1人被評為“重慶市教書育人楷?!保?人被評為“重慶市優秀輔導員”,6人被評為“重慶市優秀跳繩教練員”,1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跳繩教練員”;跳繩隊共獲得28枚金牌,26枚銀牌,27枚銅牌,在世界跳繩錦標賽中榮獲團體第三名,成為巫溪教育的一面旗幟。35年間,朱漢民個人先后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少工委主任”“全國體育創新杰出校長”;百步小學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足球特色示范學?!薄叭珖K試點?!薄叭珖鴤鹘y文化進校園試點校”“全國未成年思想道德先進單位”“全國體育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敬業奉獻
陳元生
勤耕四十載引領村民共筑致富路
陳元生,男,63歲,中共黨員,菱角鎮桐嶺村蠶桑養殖戶。陳元生自行開始養蠶近40年,面對當時技術匱乏等難題,他夜以繼日,蠶房為伴,逐漸摸索出一套蠶種催青、小蠶共育、成蠶飼養、上蔟結繭的成熟技術體系。20世紀90年代初,他一躍成為村里的“致富能手”并帶動村民一起養蠶,發展蠶桑為該村主導產業。2017年,菱角鎮桐嶺村建設300余畝高標準桑園,在全縣率先實行蠶?;謴托园l展試點,更以“龍頭企業+農戶”的模式引進巫溪縣祥飛繭絲綢有限公司落戶,陳元生主動請纓擔任桐嶺村蠶桑專職技術員,推動該村養蠶車間實現從傳統的每年3季養蠶向智能養蠶10季的大幅提升,也為11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在他的帶動下,桐嶺村蠶桑產業蓬勃發展,每年共養蠶800張,產繭3.4萬公斤,年收益達到182.32萬元。他的事跡被人民網、重慶日報、上游新聞、華龍網等媒體報道。
敬業奉獻
毛希品
退伍軍人變身山鄉富民領路人
毛希品,男,40歲,中共黨員,蒲蓮鎮玉田村支部書記。2002年,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從軍之路,五年的軍旅生涯,多次參與抗洪搶險、山林救火等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軍人的誓言。2007年12月光榮退伍后,他沒有選擇安逸,回到家鄉,面對村里產業空白,他發現土壤富硒優勢,力推老鷹茶種植。初期村民顧慮重重,他自墊資金提供茶苗,邀請專家培訓技術,并帶著茶葉樣品奔走山東、重慶等地推廣,首年即獲百萬訂單。為拓展銷路,創新“茶椒共生”模式,引入“大紅袍”花椒產業,三赴甘肅學習技術,在火鍋店現場演示花椒油炒制爭取訂單。八年間,他推動建成標準化加工廠,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盤活千畝撂荒地。玉田村老鷹茶、花椒產業年產值突破千萬,村民人均收入顯著提升,用實干詮釋了基層干部的奉獻與擔當。
敬業奉獻
張敬
扎根深山的振興先鋒
張敬,男,44歲,中共黨員,重慶師范大學派駐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園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累計解決83件民生實事,架牢黨群連心橋。面對村民陳安田因長期照顧精神病兒子致貧的困境,他協調重慶新禾精神病醫院提供五年全免救助,筑牢防返貧底線;創新設立“每月2號義剪日”,服務留守老人500余人次,將溫情服務融入基層治理。他以教育幫扶為抓手,自籌資金建成110平方米兒童食堂,解決學生露天就餐難題;爭取120萬元公益項目改善教學條件,組織高考輔導、心理關愛等活動;聯動企業資助8名困境學子5萬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同時推動村集體茶廠升級改造,年產值突破173萬元,打造“高山散點生態茶”品牌獲行業雙金獎,其幫扶案例入選市級鄉村振興典型。
為以上巫溪好人
來源:縣委宣傳部
有需要請點擊:
有需要請點擊:
有需要請點擊:
找工作,掙大錢 找對象,早生娃
修家電,通下水道 來這里,找便宜房子
可點擊上方鏈接進入自己需要的服務,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巫溪雞血哥網長途拼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