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扎根農村小學三十四載,一直倡導陽光體育,讓每一名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她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十佳活力園丁、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山東省教學能手、遠程研修省級專家、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濰坊市優秀教師、濰坊市第十三批拔尖人才、濰坊市學科育人能手、濰坊市十大品牌教師等榮譽稱號。
一、樹立堅定信念 做有活力教師
在教育系統,體育教師往往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崗位,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更何況是女性。近些年,“小胖墩”“近視兒童”、沉迷網絡游戲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的健康狀況呈日趨下降態勢,令人堪憂。她深深地感到一個人若沒有強健的體魄,其他一切將無從談起。由此,更加堅定了她從教體育、鍛造學生健康體魄、奠基學生成功人生的堅定信念。通過不斷地學習,她的教育思想越來越充實,撰寫的《如何把體育新理念落到實處》《風雨過后見彩虹》等多篇論文在《中國學校體育》《試教通訊》等國家重點刊物上發表,在全國、省、市獲獎;立項的《關于小學課程標準體育實驗教師用書(水平三)的實驗研究》《小學生快樂教育的實踐與探索》等課題也先后結題;編寫的單元教學計劃作為教學參考資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結集出版全國發行;另外,她還參與了《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及教案評析》教科書的編寫。正是這股永不懈怠的學勁,不怕吃苦、不怕流汗的干勁摩擦生成的智慧與成長火花,使她逐漸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體育老師。
二、打造活力課堂 讓學生“動”起來
“只有能夠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些話是激發她不斷探索、研究的動力。為提高理論水平,她注重對先進教育理論、先進教學思想的學習。厚厚的讀書筆記里,不僅有《中國學校體育》《試教通訊》里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有魏書生、李希貴等現代教育專家的精辟論述,有《愛的教育》《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新課程標準》等學習體會,還有自己許多不成熟的見解。她關心學生的學習、身體狀況,隨時咨詢學生對體育課的感受,不斷探究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方式,即“激勵-評價”互動教學法。“激勵-評價”互動教學法秉持課堂教學中“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評價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充分注意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基礎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上好每一堂課,做好學生小學階段的引路人。如在學習第一套少年拳時,由于學生對武術的了解比較少,課堂上學習的興趣不高,于是她利用小同學好勝心強,特別愿意聽老師和小朋友夸獎的特點,通過自由組合、分組比賽、個性評價等手段,打造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她以“激勵-評價”互動教學法為課堂教學模式錄制的快速跑和游戲打保齡球作為全國體育教師培訓資料包,在全國發行。在《中國學校體育》組織的報紙游戲評比中,她嘗試以“激勵-評價”互動教學法組織活動,也喜獲成功,榮獲全國優秀指導獎。
近年來,王瑞霞積極參與全市的優質高效課堂研究,參與的《濰坊市“345”優質高效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獲全國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及條件保障體系建設優秀改革成果。
三、倡導陽光體育 讓學生“玩”起來
學生的快樂,就是要同“玩”連在一起,會玩的孩子是健康的、快樂的。而具有游戲傾向的快樂活動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獨特的隱性學習方式,對他們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她帶頭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打破以往“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苦累”教學觀,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快樂充盈校園。在周軍清校長的全力支持下,王瑞霞與同事們一起努力,探索出快樂體育、快樂節日、快樂社團三大系列課程。學校打破常規性體育活動,邀請家長參與指導,將一些面臨失傳的民間游戲引入校園,形成了多門快樂體育課程。
在今年舉辦的學校體育節中,宋飛同學剛剛從跳繩上閃出來,紅撲撲的臉蛋上滲著汗珠兒,他表示,他們在玩跳繩花樣大比拼,跳法可多了,有一字跳、8字跳、單腳跳、雙腳跳、雙飛跳、反跳、1分鐘跳等,他已經連續三次衛冕冠軍,學校發給他一個“跳繩飛將”大紅證書,爸爸媽媽可高興了,把證書擺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誰見了都夸。在課堂中,王瑞霞還注重對學生向英雄學習的教育,通過游戲的創編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體育鍛煉的技巧和方法,培養了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品質。陽光體育的實施既傳承了鄉土文化,又增添了體育活動的情趣,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明快的音樂在校園響起,學生們走出教室,各自組成了快樂運動伙伴群。跳房子、老鷹捉小雞、跳繩、呼啦圈、丟沙包、踢毽子、羽毛球等游戲熱鬧開展起來。樸素的校園里頓時一片歡騰。一所鄉鎮農村小學能夠沖出街道和縣級比賽,在地市級全運會取得這樣的成績,很是了不起。2013年《山東教育》第9期刊發題為《讓快樂在校園飛翔——高密市姚哥莊小學實施“快樂教育”紀實》長篇通訊,以近12000字的篇幅、6幅圖片內容,并以王瑞霞和學生活動作為圖片,對姚哥莊小學的陽光體育進行了重點報道。在體育課堂中,王瑞霞還非常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創立的“小學體育五字激趣教學法”在濰坊市組織的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四、關注學生心靈 讓學生“美”起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充滿愛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孩子對教師言行非常的敏感,師者應該充滿愛心,精心呵護每個孩子幼小的心靈。參加工作以來,王瑞霞一直擔任少先隊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在她接手的班級中,高鵬、趙遠是校內聞名的“淘氣包”,小動作多、鬼點子多,上課不愿意活動,鼓動力還特別強,導致了不少學生不愿意活動。那是六月份的一天,天氣比較熱,進行快速跑練習時,有幾個女生說: “太熱了,老師,讓我們休息一下吧”!她面帶微笑地說:“好,感覺累的可以休息一下,男生繼續練習”。高鵬、趙遠最先表示反對意見,認為老師偏心,這件事對她觸動很大。她深深地認識到:孩子的心靈深處對老師的關愛是多么的敏感與渴求。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她課前總是先征詢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我的課堂我做主”,逐漸地使每一個學生都愛上了體育。少先隊大隊長任琪同學說:“王老師就像我們的大姐姐一樣,一塊練習、一塊游戲,我們可喜歡體育課了。”由于王老師特別能和家長聊到一起,和學生打成一片,她一直是最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教師。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王瑞霞帶領老師們認真編排,推出了學生喜歡的足球操,現在的千人足球操已成為開發區小學一道亮麗的風景,進而奏響了快樂教育的主旋律。2007年王瑞霞老師獲得了山東省教學能手的稱號。省教研員王紹謙主任是這樣說的:“你看人家一個小莊里出來的老師,通過自制啞鈴這個小小的教具設置游戲,讓學生在興高采烈的參與中,就掌握了技能,想法挺好!”
課下,王瑞霞和同事們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自主創新的“激勵-評價”互動教學法榮獲了濰坊市政府科研成果三等獎。“這種互動教學法的應用,促進了開發區小學體育工作的蓬勃發展,學校多次獲得高密市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信仰之光,照亮成功之路。2014年8月2日,在上海灘的頒獎典禮上,王瑞霞受到劉延東副總理的親切接見。《中國教育報》在頭條位置,報道了一直耕耘在農村小學體育工作的事跡。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多年來,王瑞霞用行動詮釋了一位教師的愛與責任。
本文編輯:Sunshine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