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第十二屆索尼夢想教室成果發布會上,各地大學生志愿者代表與嘉賓合影留念。當日,來自北京大學、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州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聯隊的大學生志愿者代表依次登臺,講述了他們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藏南高原、廣東惠州等地的筑夢故事。據了解,今年是索尼夢想教室項目創立的第12年,項目通過支持高校大學生團隊走進全國各地,結合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與STEAM教育理念,開展融合科技與創意的課堂內容,幫助更多學生拓寬視野、啟發思維、激發夢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在全國31個省市的168個地區落地348間夢想教室,支持292支大學生志愿團隊深入一線開展教學,累計開設夢想課堂超過4.3萬課時,超過74000名中小學生直接受益,累計影響的大學生人數超過1300萬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來自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大學生志愿者代表久班上臺發言,她支教的卡龍鄉小學位于海拔4600米的西藏山南浪卡子縣,從拉薩出發,要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顛簸342.8公里。發言時久班回憶道,即便條件艱苦,但同學們的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通過多媒體和機器人設備,那里的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編程,“原本羞澀的眼神逐漸變得明亮而興奮。”孩子們的熱情,也讓她真切感受到了身上的擔當。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來自北京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代表上臺發言,分享自己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彌渡一中的支教故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上臺表演歌曲《逐光》。這首歌是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蘿卜宕”團隊和甘肅省宕昌縣實驗中學的同學們利用索尼一款創意機器人的音樂創作主題程序共同改編的歌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上臺表演歌曲《逐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臺下觀眾觀看表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大學生志愿者們上臺參與互動游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大學生志愿者們在臺下聆聽發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宣布第十三屆索尼夢想教室啟動后,嘉賓們“放飛”象征希望與夢想的紙飛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影片中一名參與夢想教室項目的小朋友在分享自己的感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一名年輕人在觀看夢想教室成果展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大學生志愿者收到屬于自己的紀念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4月11日,北京,索尼影像技術學院,一間休息室一角,屏幕正在播放記錄大學生志愿者將編程、藝術、環保等課程帶入課堂的影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攝
來源:守候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