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與政治格局中,每一個重大事件都可能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本意在對中國經濟施壓,卻在不經意間,為中國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 “助力”。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樣的,且聽我細細道來。
事情是這樣的,近日,美國再放關稅大招,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提高至 125%這一舉措無疑給中美貿易關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然而,就在此時,來自蒙古國的一則消息卻讓中國收獲了意外之喜。據相關報道,蒙古國議會近日批準了中蒙跨境鐵路建設協定。這條由嘎舒蘇海圖到甘其毛都口岸的跨境鐵路,全長雖僅 19.5 公里,卻意義重大。
此前,由于蒙古國推行 “第三鄰國” 戰略,這條鐵路的建設被擱置了十多年。所謂 “第三鄰國” 戰略,本質上是蒙古國試圖通過討好西方,尤其是美國,來平衡與中俄的關系,以獲取更多談判籌碼。在這種戰略下,蒙古國一邊借助中國的運輸路線和港口開展對外貿易,一邊又試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但現實讓蒙古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策略。2024 年,中蒙雙邊貿易總額為 190 億美元,同比增長 8.5%,約占蒙古國貿易總額的 90%。且蒙古國 95% 的貨物要從中國港口輸出到海外。蒙古國經濟發展高度依賴資源出口,尤其是煤炭,而中美是能夠大量消化其煤炭資源的主要國家。在特朗普推行關稅戰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自身難保,對蒙古國煤炭的需求大幅下降。此時,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推進跨境鐵路建設,促進對華煤炭出口,成為蒙古國緩解國內經濟債務壓力的唯一可行選擇。
這條鐵路建成后,將極大地促進蒙古國煤炭對中國的出口。近年來,蒙古國對華煤炭出口量從每年 3100 萬噸猛增至 8300 萬噸,通過煤炭出口,蒙古國賺取了豐厚利潤。如今跨境鐵路建設的推進,將進一步鞏固中蒙之間的經濟聯系。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在面臨美國關稅戰的壓力下,穩定的能源進口渠道至關重要。蒙古國豐富的煤炭資源,通過這條即將建成的鐵路,能夠更高效地運往中國,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解決了中國在能源供應方面的一個后顧之憂。恐怕特朗普怎么也沒料到,自己精心策劃的關稅戰,竟在不經意間促使蒙古國做出有利于中國的戰略決策,成了中蒙合作的 “催化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