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原秋,1991年出生,黑龍江伊春市人。
我是一名90后,卻沒有大多數90后那般灑脫幸運。我4歲時家庭遭遇變故,被迫到奶奶家生活。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了,接著第二年母親也離開了人世。
這接二連三的厄運,毫無征兆地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的眼淚在那一刻都流干了。
我的出身注定了一生坎坷,但同時也成就了我。
為了生存,我獨自一人干過工地、端過盤子、打過零工.....誰曾想,幾年后,我靠賣護膚品起家,并開了兩家餐飲店,完成了人生逆襲。
我的故事不是丑小鴨變天鵝,而是丑小鴨為了家人和生活變得更強大。
(這是現在的我)
1990年,父母經人介紹,在黑龍江伊春市豐林林場結婚了。
所有人都說他們郎才女貌,結婚當天,親戚街坊四鄰都來家里吃了酒席,父親很高興,喝得酩酊大醉。
那時,雖然沒有像樣的婚房,也沒有一件值錢的陪嫁,但這并不影響父母婚后的愛情。
第二年,我就出生了。在我出生那天,父親走在大街上,到處跟人炫耀,逢人就說擺喜宴,他身上那股得意勁,就差用村里喇叭進行廣播了。
父親拿出了家里所有積蓄,買魚、買肉,生怕虧待了我們母子。母親也自然享受了一回國寶似的待遇,做完月子后,愣是胖了十幾斤。
父親給我起名叫黃原秋,作為世代的農民,可能是寓意秋天里金黃的收獲吧。
父母用最通俗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了對我的愛,對我充滿了期望。從此,這個名字跟我一起歷經了風風雨雨,伴隨了我一生。
(父母結婚時的照片)
聽奶奶講,那時候家里條件很差。父親每次在地里干完活,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總是先把我從母親懷里搶出來,舉高高,整個院子里瞬間笑聲一片,所有的疲憊和生活的窘迫一掃而光。
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母親持家做飯,父親種地打糧,生活平靜美滿。我們一家三口,本來可以一直這樣幸福地生活下去。
然而,突然有一天傳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讓全家人措手不及。
我四歲那年,父親因長期重體力勞動,加上營養不良,得了肺J核。那個年代,對經濟條件很差的農村人來講,肺J核是很難治愈的。
從此,我們一家人平靜的生活就被打亂了。
為了保護我,無奈之下,我被送到了奶奶家。沒想到這一離開,就是8年,父親再也沒有抱過我,我也不能經常見到他。我的幸福童年,就止于這短短的四年時間。
(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照片)
周圍的人怕我身上有病毒,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不讓家里的孩子跟我玩。
只要我靠近,小伙伴們都會跑得遠遠的,我感到特別委屈,就跑回家鉆到奶奶懷里哭。那時候我沒有朋友,家里的小黃狗是我唯一的玩伴。
為給父親治病,家里人開始四處借錢。父親為了省錢,每當病情好轉的時候,就選擇回家療養。就這樣,全家砸鍋賣鐵反反復復地給父親治了八年。
一天早上,我從睡夢中醒來時,窗外陰云密布,感覺隨時都會有一場傾盆大雨。我轉眼看到,奶奶坐在床邊,哭得特別傷心。
周圍的人一臉嚴肅,都在安慰著奶奶。我問奶奶,為什么哭,奶奶把我攬到懷里,哭得更傷心了。
又看到,許多人急匆匆地進出我家門口,我隱約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八年的治療也沒能留住父親,那一天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年我才12歲。
(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那一刻,我的天塌了。想到以后再也見不到父親了,父親再也不能給我講故事了。我就不停地哭,除了哭我做不了任何事情,感覺自己的力量特別渺小、特別無助。
父親去世后,家里變得冷冷清清,母親經常滿含淚水地看著我,像是在思念,也像是在告別。我一步不離地跟在母親身后,非常害怕母親也離開我。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心涼。上天還是沒有放過我,厄運又一次在我不該承接的年齡降臨了。
父親去世后不久,母親也得了同樣的病,爺爺奶奶到處求人借錢給母親治病。一年后,母親還是離開了我。我甚至沒有機會跟母親見上最后一面,這成了我一生的痛。
從此在這個世上,爺爺奶奶成了我唯一的親人。那一刻我突然間長大了,我沒有撕心裂肺地哭,因為眼淚早就流干了,我要繼續活著,我還有爺爺奶奶。
(我跟母親的照片)
我成了一個沒爹沒媽的孩子,村里人都覺得我可憐。
奶奶經常抱著我,哭著說,你媽媽在就好了,至少你是一個有媽的孩子,孩子你命怎么這么苦啊。我也抱著奶奶哭,然后再給奶奶擦擦眼淚。
只有經歷了人生的苦難,才會變得堅強。沒有了父母的呵護,我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從來不跟人爭東西。
即使是這樣,也經常受人嘲笑、欺負,我就一個人哭一會兒,然后擦干了眼淚再回家,從不讓爺爺奶奶看到。
為了給父母治病,家里欠下了很多錢,爺爺奶奶年齡也大了,掙錢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小零食、新玩具、新衣服……都是我不敢奢望的,我也從不跟爺爺奶奶要。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我這種失去雙親的人來講,更是如此。
接二連三的家庭變故,使本該享清福的爺爺奶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們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愁容代替了往日的笑容。
(小時候的我是不是很可愛)
為了供我上學,爺爺奶奶連菜都舍不得吃。他們可能是想彌補對我的虧欠,總是盡力給我最好的。
這些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作為家里的男子漢,我初中畢業后就輟學了,只想賺錢,幫爺爺奶奶還債,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離開學校的那天,我背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雖有對學校、老師、同學的不舍,但課堂早就已經不屬于我了。
這殘酷的現實已經為我做出了選擇,我心里反而感到輕松了許多。
17歲那年,我聽說上海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容易掙大錢。雖然之前沒出過遠門,但我沒有過多考慮,買了火車票,只身一人去了上海,從此開啟了打工生涯。
到了上海后,我才發現,這里雖是打工者的天堂,但像我這種既沒有學歷,也沒有手藝的打工者,根本就找不到體面的工作。無奈之下,我只能到建筑工地掙口飯吃。
(17歲時,我獨自來上海闖蕩)
我剛到工地時,由于長得瘦弱,沒力氣,只能給老師傅們打下手,遞磚、上灰......一刻也停不下來。
不到兩天時間,我手上就磨起了血泡,皮膚被磨掉后跟針扎一樣疼。我晚上躺在冰冷的地上,經常累得爬不起來,甚至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
那段時間,我多少次想過放棄,但沒有傘的孩子必須要學會奔跑。沒有人能幫我,只能靠自己,而且當時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在那種環境下,我愣是堅持了一年。
后來,我又陸續做過銷售、端過盤子、打過零工......只要是能賺錢的體力活,我基本都嘗試過。
一年年地過去了,我依然還在城里漂泊著,即使打工很辛苦,但也掙不到錢。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是沒法幫到爺爺奶奶的。那時,我心里有些著急了,開始想著另謀出路。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護膚品的利潤很高,如果干好了,一年能掙幾十萬。
我創業的熱情一下就被點著了,說干就干。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了湊足起步資金,我透支了信用卡,然后租了一個小柜臺,正式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事實證明,空有一副雄心是不夠的。由于當時,沒有進行市場調研,沒有進行成本核算,更沒有推廣經驗,店鋪就盲目地開張了。
這給后面埋下了禍根,我很快就被現實狠狠地閃了一巴掌。
當時在市場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實體經濟受到了互聯網經濟的嚴重沖擊,內卷特別嚴重。
再加上新店開起來之后,我對產品規格、價格、促銷等方面的知識基本不懂,最主要是沒有老客戶支持,所以店鋪開張后基本賣不出貨。
沒多長時間,租金、水電等開銷就把我壓得喘不過氣,只能靠晚上做服務員的工資和透支信用卡維持經營,最后只堅持了三個月,店鋪就被迫關門了。
看著剩下的一大堆護膚品,我一時犯了難。在收到信用卡的催債信息后,我更是心急如焚。
自從父母去世之后,所有事情都是我自己扛的,這次同樣也是。當時的窘境激起了我內心的倔強,我是不會被輕易打倒的。
(靠自己努力的生活著)
這時我想到,店鋪雖然關門了,但我可以到大街上、門店里去推銷,只要能堅持住,總有一天肯定能把產品都賣出去。
自此,我過上了走街串巷的日子,背著護膚品挨個店鋪去推銷,期間被店家當過騙子、被路人報過警。
由于之前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我性格比較內向,現在被迫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練習著跟人溝通交流。慢慢的,我性格也越來越開朗,每賣出一單產品,經常興奮地晚上睡不著。
付出總會有回報的。我憑著一股韌勁和坦誠,客戶越來越多,沒用幾個月,就把積壓的貨全賣完了。
萬事開頭難,我現在才是真正意義上,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有了人脈和資源之后,我又開始大量的進貨,只不過這一次特別自信。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我開始跟廠家直接對接。由于一個人已經支撐不起整個市場,于是我開始組建團隊。之后,事業干得順風順水,生日蒸蒸日上。
現在回想起來,人的命運就是這么無法預測。成功與失敗就在那一瞬之間,堅持住就可以登頂,放棄了就會跌落深淵。
(2015年,我和奶奶在新房子里合影)
靠著自己的打拼,我終于掙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不僅把家里的外債全部還完了,還在2015年,給爺爺奶奶在老家買了樓房。
那是我人生最暢快的一天,我終于可以依靠自己的本事讓爺爺奶奶過上好的生活,就如小時候他們照顧我一樣。
就在我繼續努力打拼時,2016年1月,爺爺卻因病去世了。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我經歷過太多親人的離去,內心始終不愿再面對這樣的事實。爺爺辛勞了一輩子,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就突然地離開了我們,我特別自責、愧疚。
爺爺離世的時候很安詳,因為他知道,他的孫子沒給他丟臉。
2016年,為使事業有更大的發展,我們團隊準備去HZ品之都廣州發展。到廣州后,我們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很努力,事業也很成功,并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也經常接受媒體采訪,講述我的創業經歷,同時這也帶給我新的發展機會。
(2016年,團隊在一起商討去廣州發展)
在這幾年里,我在廣州買了房、買了車,一時間成了我們村的焦點人物。每次過年回家,叔叔嬸子們都會把我小時候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把我夸上了天。
其實,我的故事不是丑小鴨變天鵝,而是丑小鴨為了家人和生活變得更強大。
那幾年,我的運氣特別好,做所有事情都很順利。為了有更好的發展,經過審慎分析,我開始進軍餐飲業。
2017年,我開了第一家餐飲店,接著第二年,又開了第二家,工作人員多達二三十人。
每當天冷的時候,我看到外賣小哥、保潔阿姨......在外面為生計奔波時,我不經意間就會想起小時候,心里感覺特別不是滋味。
自打我賺錢之后,就很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可能是想尋求一些心理安慰吧。于是,我定下規矩,要求店里每天給救助站送餐、送紅豆粥。
我從不屈服于命運,人的出生雖然注定,但命運可以改變,只要努力,你我皆可翻盤。
(這是我2017年開的餐飲店)
隨著事業逐漸穩定了下來,每當閑暇時,我腦海里全是家鄉的畫面。
在外打拼了十幾年,現在到我該回去的時候了,那里到處都是我的童年和親人,我要回去為他們做點什么。
在這種思緒的驅使下,2019年我決定返鄉創業。雖然前途充滿了未知,親朋好友大部分都持反對態度,但我還是毅然決然地回去了。
在廣州工作的這段時間,我了解過電商這個行業,認定這就是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同時,我家鄉環境特別優美,物產非常豐富,但由于信息相對閉塞,大部分年輕人都離家打工去了,很多農產品賣不出去,導致經濟發展相對落后。
于是,我跟另外兩個朋友,一拍即合,決定為家鄉帶貨。
就這樣,我放棄了外面所有的資源,放棄了穩定的收入,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了家鄉。之前,我預想過所有困難,但與上海打工的那段經歷相比都算不得什么。
(給保潔阿姨送紅豆粥)
以前我離開家鄉是為了吃飯,這次我返回家鄉是為了讓鄉親更好的生活。
2020年3月,經過周密籌劃,我返鄉后成立了一家電商公司。
隨之,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貨源。我們就挨個村去尋找,到處找人去咨詢,經過一段時間的摸排,我們對各村的情況有了基本了解,最后決定代理當地的蜂蜜。
由于當地的蜂農并不了解直B帶貨這個新興行業,一度把我們當成騙子,不信任我們。但挨不住我們軟磨硬泡,其中一位蜂農就答應讓我們試一下水。
認真準備之后,我們開始了第一次直播。但沒想到,開播之后只有十幾人觀看,這與動輒上萬人觀看的大咖相比,我們的直播微乎其微。
在開播過程中,我們因為激動緊張,沒什么經驗,一度出現了卡殼的尷尬局面,最后硬著頭皮把兩個小時的直播完成了。
(只要努力,你我皆可翻盤)
這次雖然沒有賣出一單貨,而且還出了一身汗,但通過這次直播,讓我意識到,如果真要做好這個行業,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為了走出困境。我們白天找貨源,晚上做直B,利用間隙時間學習專業知識,并相互督促著,感覺特別有干勁。
堅持直B播了一周后,我們終于賣出了第一單,這意義非同凡響,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做下去的信心。
此后,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我們變得更加專業,開始拍照片、拍段子、與主播合作......
為保證產品質量,我們有時候親自到現場挑選,并現場打包發貨。同時,為保證運輸安全,我們設計定做了專用包裝盒。
這就樣,我們的產品很快就得到了顧客們的認可,沒多長時間,就賣出了10多萬元的貨。
(跟偶像合影)
隨后,我們的直B帶貨進入了快軌道,周圍村民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后,開始主動上門請我們幫忙帶貨。截止目前,我們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一千多萬元。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我們不斷壯大隊伍,并開啟了電商免費培訓班,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留在自己的家鄉創業。
有人說:“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現在網絡平臺給了我們新機遇,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讓有家的地方也有工作。
回顧之前的經歷,感慨頗多。命運最終還得靠自己把握,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出身,但可以決定活著的過程。
(這是唯一的一張全家福)
我可能是很幸運的那一個,但這幸運的背后是靠自己打拼的結果。
不幸帶給了我們痛苦,但也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希望能通過我的故事,幫助到更多的人。
【口述:返鄉創業的黃原秋】
【撰文:烏溪霧】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