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開了一個壞頭,澳大利亞想要背刺中國,開始討論起中企租借的達爾文港前景。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巴斯更是支持將港口“歸還給澳大利亞人”。
達爾文港
2015年,中企嵐橋集團和贏得競標和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簽署了為期99年的租賃合同。被租借的港口正是達爾文港。
而中企和澳大利亞簽署了該協議之后,澳大利亞政府就多次反悔,揚言要收回達爾文港。
澳大利亞之所以反復無常,也和美國的干涉分不開關系。在中澳簽署了相關協議后不久,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就指責澳大利亞,表示此事“缺乏同美國的磋商?!?/strong>
而隨著中澳關系不斷退步,澳大利亞更是加速在達爾文港上做文章,想要終止與中企的租賃合同。
但是,澳大利亞政府話說的非常滿,卻不敢做出實際行動。因為一旦強制收回達爾文港的話,勢必會讓澳大利亞信譽全無。
西方國家口口聲聲宣傳所謂的“契約精神”,但輪到自己卻不遵守,完全是置本國的臉面于不顧。
而在2025年后,形勢又發生了變化。澳大利亞又開始對中企控制的達爾文港動起心思。
在2025年大選前夕,阿爾巴巴斯表示誓要收回港口。而給出的理由,又是所謂的“國家安全”。
早在2023年的時候,澳大利亞就進行過一次審查。當時審查的結果是達爾文港無安全風險。
但現如今,澳大利亞又口口聲聲的揚言要收回達爾文港。這背后,其實一直都有一只隱形的手在推動。
這只隱形的手,其實就是美國。前面提到過,奧巴馬曾斥責過澳大利亞與中企簽署租賃協約。
在這之后,就頻繁對澳大利亞進行施壓。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澳大利亞便開始有所動作。
阿爾巴巴斯
中企態度堅定
在澳大利亞政府的不斷施壓之下,嵐橋集團在日前曾表示達爾文港不會出售,嵐橋集團的相關負責人還否認中企給港口帶來風險,表示達爾文港一直定期的接受安全檢查。
嵐橋集團的回應,也讓不少中國網民直呼硬氣。畢竟前不久長和試圖和美國企業交易在巴拿馬兩處港口讓人心有余悸。
但嵐橋集團明顯要硬氣的多,面對澳大利亞的施壓堅決表示不會出售。但是,美國的手段我們都知道的,總喜歡搞一些小動作。不排除美澳后續會繼續勾結,逼迫中企強行出售港口。
又是巴拿馬運河處的港口,又是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美國不斷對中國港口下手,也讓人看出美國特別焦慮的一面。
中國目前已經在全球投資了20多個港口,這些港口也為中國的國際貿易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而美國偏偏不愿意看到中國的崛起,所以想要在航運這一點對中國發難,打亂中國的發展節奏。
像美國企業和長和交涉巴拿馬兩處港口,就是為了掐中國的航道咽喉。
中國該如何應對?
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試圖在航運上卡中國脖子的行為,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無論是巴拿馬的港口還是達爾文港,都暴露了中國在海外投資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也建立在美西方不遵守國際規則。
而不遵守規則的人總有一天會造來反噬,但在反噬到來之前我們還是需要想出對策來維和自身權益的。
中國目前也正在行動,雖然巴拿馬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退出了一帶一路。但中巴還是達成了60多項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中巴之間的合作與溝通。
對于達爾文港,澳大利亞不想巴拿馬,一直唯美國馬首是瞻。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
同時,也要繼續加速在其他地區的布局,減少對單一節點的依賴。如此一來,就算澳大利亞明目張膽的毀約,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
愿意深化和中國合作與交流的國家其實還有很多,美國千方百計想要阻攔中國發展的圖謀只會落空。澳大利亞方面想要打“中國牌”來謀取更多利益更是徒勞。
澳大利亞對中國發難,很明顯是向美國遞交“投名狀”,希望特朗普政府不要再對等關稅中國針對澳大利亞。
但美國的本質是自私自利,特朗普上臺后更是高喊“美國戰略優先”。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也別想獨善其身。
希望澳大利亞好好考量一下,單純為了討好美國而得罪中國,其實是得不償失的。莫里森時期,由于中澳關系交惡,澳大利亞失去了許多市場。如今中澳關系好不容易緩和了一些,如果阿爾巴巴斯走莫里森老路的話,那受到損失的只會是澳大利亞自身。
參考資料:
將達爾文港租給中企,澳要變卦? 《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