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崩壞:星穹鐵道》3.2版本中,人氣角色遐蝶終于登上了故事的主舞臺,并打動了許多玩家,除了人物刻畫細膩,故事本身足夠精彩,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星鐵優秀的地圖設計,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下地圖是如何影響人物塑造的。
專注《崩壞:星穹鐵道》最新動態,歡迎關注【翁法羅斯】系列專題欄目,本期為場景篇,為大家帶來翁法羅斯地圖設計解析,本文包含《崩壞:星穹鐵道》3.2版本劇透內容,建議自行游玩后閱讀,以免影響游戲體驗。
星鐵3.2版本中的新地圖名為“龍骸古城”斯緹科西亞,在游戲中早有暗示它與遐蝶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遺器“哀歌覆國的詩人”中就記載了一段故事,講述斯緹科西亞被惡龍襲擾,公主不幸被吞下,在勇士擊殺了惡龍后,復活的公主卻化身為惡龍,最終毀滅了古城,故事中成為死亡化身的公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擁有死亡權能的遐蝶,而遐蝶本人也多次提起,這是她最喜歡的故事。
在親自來到斯緹科西亞后,我們從亡靈口中知曉,遐蝶正是故事中的那位公主,斯緹科西亞是遐蝶出生的故鄉,也是她最后找回半身的旅途終點,對遐蝶的意義重大,而遐蝶的命運軌跡,在城中也處處有所呼應。
首先,遐蝶與斯緹科西亞,在處境上就很相似。
溫柔善良,熱愛生命的遐蝶,卻生來背負了詛咒,只能不斷為世間帶來死亡,這樣的命運造就了她孤獨、痛苦的半生,這是遐蝶的悲劇,也是她最能觸動玩家內心柔軟的點。
而斯緹科西亞作為昨日的“海畔明珠”,繁榮早已不在,幽暗的冥河淹沒了城池,隕落的巨龍白骨爬滿苔花,天空中高懸的紅白雙月透露著凄涼的氣息,將死亡視為賜福的斯緹科西亞人,如今卻求死不得,只能作為亡靈在古城內游蕩。
畏懼死亡的人被死亡纏上,追逐死亡的城邦卻求而不得,同樣是被命運戲弄的悲劇,也同樣的令人感慨。
為了進一步渲染這種悲情氛圍,場景的音樂也經過精心設計,伴奏選擇了小調調式,奠定了全曲悲涼的氛圍,隨著節奏緩緩推進,開始出現肅穆的人聲吟唱,既拉高了玩家對死亡的敬畏感,也對應了遐蝶“死亡圣女”的身份。
古城與遐蝶的呼應還不止于此,天空中的雙月對應了遐蝶與妹妹玻呂茜亞的雙子身份,一明一隱是因為玻呂茜亞已經作為巨龍玻呂刻斯隕落,同時在古希臘的傳說中,雙子是水手的引路人,這也是為什么斯緹科西亞在覆滅前,會被設定為“海畔明珠”的原因,暗喻著遐蝶終將來在這里,成為引渡亡者的死亡泰坦。
再比如,故事的最后,遐蝶理解了死亡的意義,死亡的存在讓人懂得愛,也為世界帶來了新生,正如古城中巨龍枯骨上的苔花,靈魂安眠處的亡語蝶,原來答案早有預示。
斯緹科西亞這座古城就像遐蝶的另一個分身,處處借景喻人,引人感慨,為遐蝶本就凄美的故事更增添了幾份宏大的命運感。
同樣,在另一座與遐蝶關系匪淺的城邦哀地里亞,也能看到相同的設計思路,雖然哀地里亞沒有在游戲中正式登場,但從劇情描述和動畫中可以看到,哀地里亞常年被冰雪覆蓋,遐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被迫執行圣女的職責,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城邦寒冷、灰暗、孤絕的氛圍,也對應了遐蝶那時因能力會帶給人死亡,產生的孤獨、絕望的情緒。
而哀地里亞覆滅后,常年飄蕩的雪花停息了,肅穆的陵園也不再覆雪,明亮的陽光照在大地上,還有精力充沛的小鹿在奔跑,也暗示了遐蝶的孤獨已成為過去,她將開啟下一階段的旅程,奔向溫暖的新生。
這就是星鐵通過地圖來為人物塑造添柴的巧思,先通過故事讓角色與城邦聯結起來,再靠優秀的場景設計,為地圖中的景觀賦予含義,讓地圖也成為敘事的一部分,為故事和人物塑造錦上添花,就連哀地里亞這樣沒有正式登場的城邦,都被精心裝點了對應的元素,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心設計,才讓遐蝶的故事更加動人。
星鐵3.2版本中遐蝶的例子也再次證明了,好的地圖設計絕不僅是展示美景的背景板,也是游戲講好故事,提高感染力的重要舞臺,很明顯星鐵深諳此道,也期待在今后的版本中,隨著其他角色的登臺,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翁法羅斯的壯麗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