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頭們出手了!不是一家兩家,而是整個行業一起上陣,幫助外貿企業把出口產品轉為內銷,盡量減少損失。
京東承諾未來一年采購超2000億元的商品,盒馬直接開通24小時快速入駐渠道,還有永輝、華潤萬家等大玩家紛紛加入。
這波操作不僅讓外貿企業有了新出路,也給國內市場注入了新鮮貨源。
過去幾年,外貿企業靠出口賺錢,但最近外部市場風云突變,訂單縮水,庫存堆積,不少企業犯了難。
國內市場卻是個大機會,消費需求旺盛,零售巨頭們看準了這一點,紛紛伸出手,幫外貿企業搭橋,把好貨送到消費者面前。
先說盒馬,這家超市很多人可能還覺得有點新奇,但它在不少城市已經扎了根。
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品牌,外貿企業一遇到麻煩,盒馬立刻開通了24小時綠色入駐渠道。
什么意思?就是外貿企業想把產品賣到盒馬的線上線下平臺,隨時可以申請。
盒馬的店里,海鮮、牛肉這些原本打算出口的貨,現在直接擺上了貨架。
消費者逛超市時,可能都沒意識到,自己買的凍蝦、牛排,可能是剛從外貿庫存里“解救”出來的。
盒馬的平臺不光賣生鮮,還有日用品、零食,覆蓋面廣,外貿企業稍微調整下包裝,就能直接上架,這種速度,幫了不少企業快速打開了國內市場。
盒馬的靈活性,來自它的新零售基因,線上線下結合,消費者既能在app下單,也能到店里挑貨。
外貿企業不用自己建渠道,直接借盒馬的流量和配送網絡,就能觸達消費者。
比如,有些做海鮮出口的企業,之前專供海外餐廳,現在海外訂單沒了,貨卻不能一直放著,盒馬的快速響應,讓這些企業有了喘息的機會。
貨架上多了一批高品質的海鮮,消費者也能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好貨。
接著看京東,他直接放話,未來一年要采購超過2000億元的出口轉內銷產品。
京東不光是賣貨,還明確說了,要用自己的平臺優勢,幫外貿企業把貨賣好,避免低價競爭。
說白了,就是不讓大家為了清庫存,拼命壓價,最后傷了品牌和市場。
京東的底氣,來自它的供應鏈和物流網絡,全國各地倉庫連成一張網,配送速度快到今天下單明天到。
這對外貿企業來說,吸引力巨大,很多企業之前沒怎么做過內銷,缺渠道、缺經驗,京東直接把這些問題給兜住了。
京東的玩法還有點不一樣,它不光是把貨買過來放平臺賣,而是會根據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幫企業調整產品。
比如,有些出口的服裝鞋帽,尺碼、款式可能跟國內習慣不太一樣,京東會給建議,甚至幫著重新設計包裝,讓產品更符合本地口味。
這種服務,等于給外貿企業當了半個“軍師”。
消費者這邊,打開京東app,可能會發現一些新奇的商品,比如之前專供海外的零食、家居用品,現在都能輕松買到。
價格不貴,品質卻跟出口貨一個標準,這種體驗,能慢慢讓大家對“出口轉內銷”的貨有了信任。
除了盒馬和京東,其他零售巨頭也沒閑著,永輝超市、華潤萬家、世紀聯華、銀座集團,這些名字在不同城市都能看到。
它們不像盒馬那么新潮,也不像京東玩那么大的數字,但各有各的招。
永輝主打生鮮,全國門店多,它對外貿企業的支持,主要是把貨直接鋪到門店里,原本出口的冷凍水果、肉類,現在在永輝的冷柜里就能找到。
華潤萬家則更注重中高端市場,進口食品、化妝品這些品類,成了它的重點。
世紀聯華和銀座集團在區域市場深耕多年,熟悉本地消費者習慣,外貿企業想打進這些區域,它們就是最好的橋。
每家企業的側重點不同,但目標一致:幫外貿企業把貨賣出去,同時讓消費者買到實惠的好貨。
這波行動,不僅幫外貿企業清庫存,還對整個市場都有影響。
外貿企業有了新出路,工廠開工率上去了,工人的飯碗保住了。
消費者這邊,市場上多了不少高品質的商品,價格還比以前的進口貨實惠。
零售企業自己也沒吃虧,貨品種類多了,消費者黏性更高,平臺流量和銷售額自然就上去了。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讓內外貿市場連得更緊了。
以前外貿和內銷多少有點“兩張皮”的感覺,現在零售巨頭們搭了橋,外貿企業有了更多機會,國內市場也多了幾分活力,整個鏈條跑通了,市場自然就活了。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