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宣布辭去黨首職務,全力參選下屆總統。自韓國憲法法院4月4日通過對尹錫悅的彈劾案,韓國便正式步入大選籌備的緊張節奏。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迅速敲定6月3日為投票日,并將當天設為臨時公休日,方便民眾參與這場關乎國家走向的選舉。消息一出,朝野政黨紛紛摩拳擦掌,眾多政治人物表態參選,一時間韓國政壇熱鬧非凡。
李在明(資料圖)
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李在明脫穎而出,成為最熱門的總統候選人。韓國蓋洛普4月4日發布的民調顯示,李在明支持率高達34%,大幅領先其他潛在候選人。排名第二的國民力量黨籍的金文洙,支持率僅為9%。自尹錫悅2024年12月發布戒嚴令引發政壇動蕩以來,李在明的支持率便一路高歌猛進,持續大幅領先。這背后離不開韓國民眾對政權交替的強烈渴望,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后,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支持率低迷,民眾普遍期待新的領導人能帶領韓國走出當前困境,李在明恰好順應了這股民意潮流。
除了民調領先,李在明還迎來了一個關鍵利好消息。他此前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審被判一年監禁,緩刑兩年,但在3月26日,首爾高等法院二審推翻一審判決,判定李在明無罪。盡管韓國檢方于27日向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提出抗訴,但二審的無罪判決還是讓李在明的參選之路暫時掃清了一大障礙,也讓他在選民心中的形象得到進一步鞏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民力量黨內部因尹錫悅彈劾案元氣大傷,至今尚未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候選人,黨內多位潛在人選支持率均不足10%,難以對李在明構成實質性威脅。
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選擇在此時辭去黨首職務,全力投入總統競選,看似突然,實則深思熟慮。根據共同民主黨黨章規定,參加總統選舉必須辭去黨內職務,李在明此舉是為參選掃除組織障礙。但更深層次來看,這是他破釜沉舟的表現。一旦參選失敗,他不僅失去黨首之位,在國會的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面臨政治生涯的重大危機。畢竟他仍面臨檢方上訴,若最高法院終審改判有罪,他將失去參選資格,還可能面臨法律制裁。但李在明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條路,表明他對總統之位志在必得,也顯示出他對自身政治理念的堅定信念。
從李在明過往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向來以務實和果敢著稱。在韓國復雜的政治生態中,他能迅速積累政治資本,成為共同民主黨黨首,可見其政治手腕與能力。此次參選總統,他提出“陽光政策2.0”,主張重啟與朝鮮的經濟合作,這一政策主張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韓國民眾對和平穩定周邊環境的向往,也有助于他拉攏中間派選民,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支持陣營。
反觀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后,他的政治生涯瞬間跌入谷底。“內亂罪”的指控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他。在韓國,“內亂罪”屬于嚴重罪行,最高可判處死刑。雖然目前尹錫悅還未被最終定罪,但一旦李在明贏得大選,對尹錫悅政府期間積弊的清算極有可能展開。
李在明(資料圖)
回顧韓國歷任總統的結局,不少卸任總統都身陷囹圄。盡管部分總統在一段時間后被特赦,但李在明與前任文在寅行事風格截然不同。文在寅性格較為溫和,曾特赦樸槿惠;而李在明為達目的敢于采取強硬手段,例如他曾通過絕食抗議表達政治訴求。這樣一位行事決絕的政治人物,若當選總統,對尹錫悅實施特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況且,清算尹錫悅政府的問題,有助于李在明樹立新政府形象,推動自身政策主張的實施,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韓國這場提前大選,因李在明和尹錫悅兩人的恩怨情仇,變得格外引人注目。李在明辭去黨首職務全力參選,沒有給自己留一絲退路,若能成功登頂總統之位,尹錫悅大概率將面臨牢獄之災。當然,選舉充滿變數,李在明仍面臨最高法院終審的不確定性,國民力量黨也可能采取各種手段進行反擊。但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大選都將深刻影響韓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