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華盛頓4月11日電(記者熊茂伶)美國前副總統邁克·彭斯日前表示,他對本屆美國政府大規模加征關稅措施感到擔憂,稱這種做法是“失策”。
圖為美國前副總統邁克·彭斯 資料圖
彭斯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擔任副總統。他9日接受美國《國會山報》采訪時說,盡管美國政府已撤回部分對盟友施加的最嚴厲關稅措施,但其激進的關稅政策仍可能給共和黨中期選舉帶來潛在風險。
彭斯是批評關稅政策的又一名共和黨重要人物。此前,關稅政策已在共和黨內部遭到多名國會議員批評。
得克薩斯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特德·克魯茲日前接受福克斯新聞臺采訪時說,關稅本質上是對消費者征稅,他不贊成對美國消費者大幅加稅。克魯茲在其播客節目中表示,若關稅政策長期實施,可能推高通脹、損害就業增長,甚至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肯塔基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蘭德·保羅日前在參議院發言時,批評聯邦政府以貿易逆差構成“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征收關稅。他強調,國會必須重新行使憲法賦予的關稅及對外貿易監管權。
延伸閱讀
過去一周,美方不斷升級對華關稅,中方果斷出手反制。其中透露出怎樣的信息和趨勢?我們再次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教授展開了對談。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就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發表講話 圖源:新華社
1、俠客島:這一周,美國對華關稅不斷加碼,從34%一路加到了145%;引發市場巨震的同時,白宮來了個急轉彎,對不報復關稅的國家暫停實施90天。這種政策隨意性甚至反映在其執政團隊內部,美國貿易代表在國會接受質詢時,甚至不知道總統“幾分鐘前剛剛改了主意”。如何看待美方這種“迷蹤拳”打法?
鄭永年:這跟特朗普的個性有關,他把治理公司、在企業中對待下屬的那一套方式帶到了白宮,用于政府管理。同時,他也用處理員工的方式來處理國家間的關系。從對全球關稅“宣戰”,到承認過渡期有問題、暫停90天,已經說明了他發動關稅戰本身就是錯誤算計,是在耍敲詐勒索的小聰明。
問題在于,他把關稅當做談判工具,但沒有意識到,這樣反反復復、出爾反爾,會讓自己喪失信譽。沒幾天就如此巨大的變化,人們會問,到底該相信哪一個特朗普?到底跟他談還是不談?以前美國政府還比較強調規則、還經常把所謂“基于規則(Rule based)的秩序”掛在嘴邊,規則意味著一定的穩定性、可預測性。如果是一個不可預測、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內就變化的總統,其他國家如何打交道呢?現在談完,未來他又變卦怎么辦?
這就讓他變成一個不可信任的談判對象。對很多國家尤其是中小國家來說,美國現在的做法就像是黑社會的運作方式,你先把我綁架了,但我也拿不準要不要付錢,因為不確定你收了錢會不會撕票。
2、俠客島:美國資本市場重挫也表示了對波動的恐懼,美債也在被拋售。從最初信心滿滿的“解放日”“讓美國再次富有”,到現在承認“過渡期會有問題”,是不是也意味著白宮本身對市場混亂缺乏預期?是不是沒有預判到這種后果?
鄭永年:當然。市場波動就是因為不確定性。1930年代關稅戰和大蕭條的時候也是如此。大家都不知道美國政策往哪走,會怎么跟其他經濟體打交道,自然會迷茫、會焦慮。
我們之前說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只關注美國在貨物貿易上的逆差,但美國真正賺錢的是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美元霸權,這些他都不提。對美國整體經濟判斷都出現這么大的偏差、錯誤,哪里還能估計到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呢?你看白宮吹牛“70多個國家排隊等著談判”“他們都來親我的屁股”,說得很粗俗、難聽,也展現出狂妄的敲詐勒索姿態。但其他國家哪有那么傻呢?
這也暴露出,目前的白宮團隊,都不一定能稱得上“班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當然可以展示權力,但這會讓手下無所適從、沒法干活,因為1個小時前收到的指令,可能1小時后又變了,你很難確定Boss腦子里在想什么。
4月8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工作 圖源:新華社
3、俠客島:說其他國家“Kiss my ass”,或者貶低中國投資者是“中國鄉巴佬”,這種迎合民粹的粗俗語言或許可以在其國內展示“強硬”姿態,但顯然在國際社會上全是差評。《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批評某些白宮政客的表現近乎小丑。世界也會迷惑:為什么當年產出了華盛頓、杰斐遜、林肯等政治人物的制度,竟然劣化到如今程度?
鄭永年:我們說,美式民主或者西式民主制度以前是精英民主,在美國可能都是精英學校畢業,在英國可能由“老人俱樂部”選出,盡管大家有分歧,但也產出了不錯的政治人物。二戰后到里根革命期間變成中產民主,當時美國中產比例65-71%,民主黨偏勞工一點,共和黨偏資本一點,但大家有共識,都要維護中間利益,不會極化。所以30年前還一個勁夸贊西方民主的福山如今也轉過來罵白宮。
俠客島:包括用股市的波動公開謀利。民主黨人已經在指責執政團隊“操縱市場”,比如特朗普女婿的基金一天賺4億多美元,他周圍的一些富豪可能一天賺20多億美元,但特朗普不以為然,“對這些人來說,幾十億美元都是小錢”。有美國媒體評論,現在美國的腐敗已經公開“合法”到了如此地步,令人瞠目。
鄭永年:以前,西方政治傳統強調Virtue,就是所謂“政治美德”,這是政治人物一定要具備的公共品質。但民粹主義選出的政治人物不講這些,甚至不一定具備一般的公共道德。這就讓人質疑,他們到底是在追求國家利益還是個人利益?還是用追求國家利益的方式追求個人利益?比如“特朗普幣”“梅拉妮婭幣”,以前哪個總統做過這些?以前國會山“股神”佩洛西,她老公通過內幕消息弄點錢,還要搞得隱秘一些,現在完全公開,堂而皇之用公權力追求私利,簡直讓“民主燈塔”成了笑話。
4、俠客島:來談談中國。除了中方及時跟進的反制關稅外,這一周總體的部署應該說是非常有條不紊的:資本市場波動,大基金、央國企進場護盤,堅定看好;海關發布具體針對關稅變化的操作辦法……給人的總體感受是早有預判和部署。怎么看待這種對比?
鄭永年:應該說這次中國準備充分,美國是完全沒有準備好。不說別的,對全世界國家加征不同稅率,海關怎么執行?這里面有個根本性矛盾: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那么大刀闊斧,就是想搞一個精簡的“小政府”;但是光執行關稅,就需要一個無比巨大的政府。
之前,美國對中國小額包裹(800美元以下)取消免稅,海關直接癱瘓,后面又恢復,已經證明了在執行層面行不通。你想想,他對每一個國家征收不同稅率,需要多少執法人員?如果稅率規則統一,那好辦,不用太多人;但現在相當于是美國要一對一地針對不同來源地的產品進行征稅,這得多大規模的聯邦工作隊伍才能完成?對美國的相關行政機構來說,一定會帶來巨大的混亂。
中方的反制手段一定是早有預判、經過反復推演的。還有與其他國家的溝通,不光是周邊,還有跟歐盟、跟東盟,因為美國的做法不僅針對貿易,還針對地緣政治。為了打壓中國,美方會繼續用敲詐勒索的手段,強迫其他國家“選邊站”。但中國是完全相反的,我們開放。我想中國單邊開放的程度還會進一步深化。關稅戰,不僅“天塌不下來”,而且我們現在本來就撐起了半邊天。
而且,經過這一波關稅戰,我們對世界認識更清楚了,更能看到之前一些戰略部署的重要性。其他國家也對中美看得更清楚了。比如共建“一帶一路”,本身是中國資本、產能走出去的自然需要,也契合其他國家需要。中小國家也會看清,白宮就是在欺軟怕硬、挑軟柿子捏。那就沒什么好幻想的。白宮把二戰后包裝的東西都扯掉了,直言不諱地要格陵蘭、要加拿大、要巴拿馬運河。還有什么文明可言呢?
所以,所謂“拉全世界來針對中國”是胡扯。
4月8日,貨輪停靠在天津港集裝箱碼頭進行裝卸作業(無人機照片) 圖源:新華社
5、俠客島:今天下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針對美國的單邊霸凌脅迫,將對美加征關稅稅率提高至125%。新華社通稿同時指出,“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但是,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在您看來,這場關稅較勁什么時候會結束?會以什么方式結束?
鄭永年:我個人覺得不用太擔心關稅,也不要覺得什么時候能停下來。這本來就不是我們挑起的事。上次我們說過,現在雙方在拼經濟韌性,也就是說要看誰扛不住。過去這些年,中國真正實現了獨立自主的發展,已經進入技術引領發展的階段;相反,美國變成了“短缺經濟”,這個短缺是他們放棄了中低端技術,不事生產導致的,但老百姓的生活依賴這些。繼續這么搞,美國馬上面臨高通脹。相對而言,中國工業基礎好,美方對我們卡脖子卡了八年,芯片等核心技術還迎來了突破,人工智能也趕上來了。所以對關稅戰,我們有定力。
問題是,美國的政客真不一定了解現實。美國需要發展基礎設施、民生經濟,這恰恰是中國可以做的;美國大量農產品、能源產品出口也需要中國市場。很多議員都喊著中國經濟離開美國會解體、會垮掉,是這樣嗎?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寫,他來了一趟中國,發現“世界的未來在中國”,奉勸美國議員多做做功課。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越來越像晚清,明明在衰落,卻還覺得自己是天下中心。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真正要“超越關稅看關稅”——結合歷史經驗看,美國想用關稅手段解決國內問題,反而會惡化問題;如果轉而選擇更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是我比較擔心的。所以一定要想得遠、看得遠,注意對方的一舉一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