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日前批準了一項與中國的協議,將在兩國之間共同建設一條新的跨境鐵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之際,蒙古國希望與南部鄰國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系。這條19.5公里長的鐵路將使蒙古國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該項目的建設曾被擱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幾個月獲得了新的推進動力。報道稱,蒙古國第一副總理盧布桑亞木·干圖木爾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與中國的政府間協議是“(政府)議程上的首要項目之一”。
實際上,從去年中蒙簽署基建協議,正式將跨境鐵路建設提上日程之后,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就沒少往中國跑。他去年11月來北京,與中國簽署了后續協議,回國后第一時間向議會提交了決議草案。今年2月又來了一趟,確保項目平穩落地。一連串動作下來,蒙古議會批準跨境鐵路項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正趕上特朗普對國際社會征收無差別關稅,面對更加不確定的地緣經濟形勢,蒙古再想著折騰那所謂的“第三鄰國”戰略,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如腳踏實地地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系。
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資料圖)
對蒙古國來說做出這一項決策提上議程根本性原因,也是在如今嚴峻的社會貿易環境之下,增加煤炭出口,對蒙古的經濟能力社會更強,因此兩國的跨境鐵路自然也就成為蒙古國優先考慮發展的項目。從表面上看,蒙古和中國這一次達成的合作會增加兩國的貿易,是邁向經濟穩定的一步,但從更加廣義的角度來看,也是在特朗普所謂保護主義政策之下,對全球市場造成沖擊,其他國家開始尋求在美國市場之外能夠保證國家穩定經濟的新合作對象。
而與中國一以貫之的政策不同的是,美國在與蒙古國達成一系列合作框架后,實際的合作卻遙遙無期。去年8月時任美國務卿布林肯訪問蒙古時,表示同意與蒙古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合作。然而美蒙雙方僅在去年10月初有過一次能源對話,此后便沒有了任何消息。相反,特朗普開啟第二個任期后,美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其中包括暫停所有外援長達90天,并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金。此舉對蒙古與美國的合作產生了直接影響,許多項目面臨暫停或取消的風險。
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資料圖)
另外,美國宣布對全球加征對等關稅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蒙古國造成了波及,雖然在蒙古國的出口貿易里,美國僅占1%左右,帶來的影響很小,但由于蒙古接壤中國,當下中美關稅戰的升級,不可避免的會牽扯到蒙古。對中國來說,中蒙跨境鐵路建成后,中國在煤炭方面的需求也將得到極大程度的滿足。作為盟友的澳大利亞,很難保證不會把中國作為“投名狀”,通過加大對中方關稅來換取美國的減免。蒙古國的煤礦資源就能成為澳煤的替代,這也算是幫中國解決了一個隱藏的后顧之憂。
蒙古還算動作慢的,泰國中泰高鐵二期已開建,越南突然開竅求合作,中吉烏鐵路下月就要動土。特朗普恐怕沒想到,他的關稅炮火反倒幫中國打出條鋼鐵長城——西起哈薩克斯坦、東到越南、北穿蒙古的泛亞鐵路網正在連片。美國越搞貿易壁壘,鄰國越瘋搶中國物流通道。就像打游戲碰上豬隊友送裝備,特朗普這波“關稅助攻”,愣是把中蒙鐵路逼提前十年落地。接下來蒙古卡車司機可能要失業,但煤礦老板們的金庫怕是要塞爆了。
特朗普(資料圖)
中蒙跨境鐵路的建設,不僅是一項簡單的基礎設施項目,更是蒙古在全球經濟中尋求突圍的重要戰略舉措。通過這一鐵路的建設,蒙古將擺脫現有物流瓶頸,提升煤炭等資源的出口能力。這條鐵路的推進,也有助于加強中蒙兩國的經貿關系,進一步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未來,中蒙鐵路的落成將不僅是兩國經貿關系的一次歷史性突破,更是兩國在全球經濟大潮中攜手并肩的象征。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強的今天,中蒙兩國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將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