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開始,朝鮮與俄羅斯的合作走到了一個新階段,兩國的軍事合作愈加密切,普京的訪問標志著俄朝戰略伙伴關系的正式確立。
合作協議簽署完成后,朝鮮突然決定停止使用中國的衛星,改用俄羅斯的衛星,這一決定被西方渲染成中朝關系的裂痕,但其實這對中國是好事,為什么這么說呢?
【朝鮮衛星更換的背景】
普京在2024年訪朝后,朝鮮與俄羅斯正式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朝鮮不再使用中國的中星12號衛星,轉而選擇俄羅斯的Express 103衛星。
中星12號衛星自2012年發射以來,已經在軌運行超過12年,接近設計壽命的上限,根據衛星的設計原理,超過使用年限后,衛星的通信能力和信號質量會慢慢下降。
所以,朝鮮的決定實際上是出于對通信穩定性的保障,中星12號的壽命即將結束,朝鮮必須更換一顆新衛星,否則將面臨信號中斷或質量下降的風險。
俄羅斯的Express 103衛星,自2020年發射進入軌道,正好能夠填補中星12號的空缺,更換衛星的決定正好發生在普京訪問朝鮮后,俄朝關系進一步升溫的關鍵時刻。
朝鮮與中國的衛星合作其實早已進入尾聲,中星12號的使用年限已經接近,朝鮮不得不考慮替代方案。
過去,朝鮮在衛星和通信技術領域與中國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朝鮮對中國的依賴開始減弱。
在朝鮮“擁核危機”后,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壓力,朝鮮選擇與俄羅斯進一步加深合作,以此分散風險,增強自身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朝鮮此時與俄羅斯加深合作,選擇俄羅斯衛星服務,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普京訪問朝鮮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之后,朝鮮與俄羅斯在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合作開始進一步加深。
【俄朝軍事合作的加深】
俄羅斯和朝鮮兩國簽署了多項協議后,朝鮮開始為俄羅斯提供大量的武器,包括炮彈、火箭彈等,累計超過一萬集裝箱。
這些武器幫助俄羅斯應對烏克蘭戰爭中的物資短缺,也增強了俄羅斯在戰場上的持續作戰能力。
在導彈和衛星技術上,俄羅斯也向朝鮮提供了先進的軍事技術,朝鮮獲得了重要的軍事技術支持。
俄羅斯的衛星通信技術和防空系統,讓朝鮮在科學技術水平上得到了提升,這些技術的共享和軍事物資的交換,極大地促進了朝鮮軍事能力的增強。
通過與俄羅斯的合作,朝鮮改進了“箭矢”巡航導彈的性能,提升了射程和精度,讓導彈具備了更強的遠程打擊能力。
同時,朝鮮也獲得了與伊朗聯合研制的“雷鳴”岸基導彈,這種性價比高的武器進一步加強了朝鮮的防御能力。
這一系列的武器和技術支持,讓朝鮮的軍事實力迅速提升,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對外展示它的軍事威懾力。
合作過程中,朝鮮的軍事生產能力也得到了俄羅斯的認可和支持,朝鮮的軍事裝備制造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在炮彈、火箭彈等常規武器的生產上,朝鮮的產能大大提高。
早在上個世紀蘇聯還沒解體的時候,朝鮮就與蘇聯有著十分密切的合作關系,當時的蘇聯源源不斷地向朝鮮提供物資,朝鮮也因此跟日本并稱為亞洲雙雄。
隨著俄朝兩個國家結盟,雙方在技術、生產和戰略上再一次形成了深度的互依關系,這讓朝鮮的軍事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也讓朝鮮在全球軍事格局中的地位開始上升。
這一系列的軍事合作讓朝鮮不再單純依賴中國,既然朝鮮減少了對中國的依賴,那為什么說朝鮮此舉還幫了中國呢?
【中國的“間接受益”】
自2012年中朝簽署“中星12號”衛星合作協議以來,朝鮮長期依賴中國衛星進行電視信號轉播。
朝鮮宣布改用俄羅斯“快運103號”衛星,這一調整為中國創造了多重“間接受益”空間,首先就是朝鮮提前尋求替代方案屬于正常的商業決策,不代表它背刺中國。
它轉向俄羅斯衛星,也促使了中國衛星行業直面國際競爭,俄羅斯衛星技術抗干擾能力、分辨率的先進性倒逼中國加速自主創新,推動了北斗系統等核心技術突破。
中俄在衛星技術領域的競爭,不妨礙兩國在航天領域的互補性合作,中國可借機強化與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的衛星合作,擴大技術輸出范圍,鞏固全球影響力。
中國能因此擺脫“朝鮮保護傘”的指控,西方長期指責中國通過衛星合作對朝鮮施加“隱性控制”,將中朝關系標簽化為“政治同盟”。
合作終止后,中國得以澄清合作的商業本質,削弱了美國和它的盟國將朝鮮問題與中國捆綁的輿論基礎,在朝鮮核問題上,中國更是長期面臨要求“施壓”的國際壓力。
衛星合作終止后,中國現在就能在國際事務中保持中立姿態,避免因朝鮮議題陷入被動外交局面,同時減少被西方要求“對朝負責”的道德綁架。
俄朝深化合作也吸引了美日韓的注意力,減弱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角色的過度關注,美國對俄朝衛星合作的警惕取代了此前對中朝關系的炒作,中國周邊戰略壓力由此得以稀釋。
在朝鮮更換完衛星之后,韓國對朝鮮那邊的電視信號的接收就收到了影響,在此之前,韓國長期依賴中國衛星信號監控朝鮮官方媒體動態。
現在,韓國需重新適應俄羅斯衛星的傳輸特性,情報獲取難度顯著增加,此舉間接削弱了美韓對朝鮮的監視網絡,為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提供了緩沖。
這么想來,俄朝之間的合作對中國危害不大,中國還能趁機減輕外交壓力,優化國際形象,反倒是美國和它的盟國急得跳腳。
【朝鮮與俄羅斯結盟的全球反響】
隨著俄朝軍事合作的不斷深化,全球對這一關系的關注也與日俱增,美國和其盟國日韓立即作出了反應。
美國政府表示,這一變化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東北亞地區的緊張局勢,美國的官員對俄朝之間加深的戰略合作表示強烈關切,認為兩國的合作可能會給地區安全帶來潛在風險。
日本和韓國也緊急加強了對朝鮮的軍事監控,認為朝鮮與俄羅斯的合作可能會增強朝鮮的軍事威懾力.
緊接著,美國和日韓聯合展開了一系列軍事演習,演習的重點之一就是應對朝鮮不斷發展的軍事能力。
這三國通過這些聯合演習展示了加強區域安全合作的決心,意圖向朝鮮傳遞威懾信號,朝鮮和俄羅斯的密切合作也引起了歐洲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關注。
西方國家擔心,朝鮮與俄羅斯在軍事上的深度合作可能會進一步激化俄羅斯與西方的對立,在俄烏沖突加劇的背景下,俄朝合作被視為對西方制裁的一種回應。
對俄羅斯與朝鮮之間的軍事物資交換,西方國家提出了嚴厲批評,認為兩國的合作會讓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孤立局面進一步加深。
對于中國而言,俄朝的加深合作帶來了一個微妙的局面,中國與朝鮮的傳統關系深厚,這時候的我們需要保持低調,避免過度卷入俄朝的軍事合作中。
【結語】
朝鮮不再依賴中國的衛星,讓西方國家逮住機會渲染中朝關系有所疏遠,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朝鮮的行為為中國帶來了戰略上的間接利益。
它幫助中國從國際輿論中暫時擺脫了與朝鮮軍事活動的直接聯系,減輕了外界對中國與朝鮮合作的過度解,中國在東北亞的戰略空間得以擴大,避免了因朝鮮問題引發的外交困境。
【參考資料】
2024 06/19 22:12:49來源:新華網《俄羅斯和朝鮮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
2024年7月2日 14:29 來源:聯合早報《朝鮮改用俄衛星傳送節目 韓國接收受影響》
2024年07月05日 16:21 來源:中國新聞網《朝鮮改用俄羅斯衛星是加強對俄合作的例證? 外交部回應》
2024年11月16日11:04 來源:聯合早報《俄羅斯外長:中國未就俄朝關系提出任何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