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編輯|墨山看客
2004年2月6日,是薄一波96歲的生日,這天薄一波家里來了一位客人,她就是聶榮臻的女兒聶力,剛見到薄一波,聶力就讓小外孫叫太爺,給太爺磕頭,現場其樂融融,薄一波這一天非常高興。
聶力
自聶榮臻離世后,聶力就常常代替父親去看望薄一波,那么,薄一波與聶榮臻又有著怎樣的戰友情呢?
1996年3月18日,薄一波在《人民日報》中寫到:深切懷念榮臻同志,講述了自己與聶榮臻的相識和經歷。
薄一波與聶榮臻相識于1930年,彼時的薄一波在河北、天津等地區進行兵運工作,而當時聶榮臻是中共順直省委(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組織部部長,兩人在兵運工作中進行了深刻的交流,工作上,聶榮臻非常肯定了薄一波的能力。
抗日時期-聶榮臻
1936年10月,薄一波被調往山西工作,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薄一波在山西組建了“青年抗敵決死隊”,在地區對日寇交戰,隨后薄一波準備帶領決死隊前往晉東北地區與聶榮臻會合。
而在行軍的路上遇到了朱德,隨后朱德告訴薄一波,中央決定成立晉東南地區,讓他帶領決死隊前往晉東南,晉東南地區是毛主席親自選定的地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而在薄一波前往晉東南地區前,他主動把搞政權(包括做思想工作。宣傳工作等)的同志留下來幫助聶榮臻,聶榮臻被薄一波的舉動所折服,從那以后,聶榮臻就更加敬佩薄一波的為人。
抗日時期-薄一波
1937年平型關戰役勝利后,中共中央讓聶榮臻留在五臺山區,擴大抗日戰爭革命根據地,當時五臺山區周邊等地區都已合并,但有一個地區是國民黨說的算,這個區就是晉察冀邊區。
抗戰時期,我黨與閻錫山部隊在形勢上形成了統一戰線,所以晉察冀邊區想要合并需要經過國民黨的“批準”,這次薄一波又起到了重要作用。
薄一波寫信對戰局進行了分析,閻錫山看后覺得薄一波說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批準了晉察冀邊區合并,就這樣晉察冀邊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聶榮臻
1940年,聶榮臻帶領兩個主力團和警備旅前往晉東南地區展開斗爭,此次前往晉東南,聶榮臻與薄一波再次見面,彼時兩人已經有10年沒見,薄一波在回憶錄中講到:榮臻還是那么沉穩。
大會上,聶榮臻講述了晉察冀根據地的情況和未來發展,中央領導對聶榮臻管理的晉察冀根據地非常滿意,還讓各地區領導向聶榮臻學習。
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薄一波一直與聶榮臻共事,1948年5月華北地區基本上全部解放,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晉冀魯兩大解放區合并為一個區,劉少奇同志為第一書記,薄一波為第二書記,聶榮臻為第三書記。
薄一波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劉少奇同時在黨內還有其他職位和工作,他講到:華北局掛個名就行,但具體工作在哪跑有薄一波同志來決定,可以說薄一波當時是華北局的“一把手”,聶榮臻“二把手”。
同時聶榮臻為華北軍區司令員,薄一波為政治委員,聶榮臻主要工作時軍區方面,薄一波是政治方面,兩人配合非常默契把華北局發展得很好。
而華北局也是劉鄧大軍的大后方,薄一波和聶榮臻肩負著劉鄧大軍的后勤工作,在薄一波聶榮臻的保障下,劉鄧大軍工作才能如此順利。
聶榮臻
隨著北平解放,中共中央調聶榮臻前往中南海協助周總理工作,但聶榮臻仍肩負著華北局的軍隊工作,建國后由于工作的不同,聶榮臻和薄一波分開了,聶榮臻的工作重點在軍隊方面,而薄一波在政治方面。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聶榮臻和薄一波經常來往,志愿軍由于入朝匆忙并沒有帶過冬的衣物,而當時東北物資緊張,聶榮臻就想到了薄一波,隨后便給薄一波寫信求助。
得知志愿軍有困難,薄一波連忙前往華北局籌集過冬的物資,華北局的百姓也非常配合,短短幾天華北局就籌集了一大批物資送往前線。
物資運往前線
再到后來,聶榮臻請求薄一波籌集10萬斤辣椒面幫助志愿軍抵御寒冬,10萬斤辣椒面放到現在可能幾個小時就籌集出來了,但當年薄一波籌集了好幾天才完成這項任務。
薄一波曾說過:榮臻同志為抗美援朝戰爭嘔心瀝血廢寢忘食,1952年的一天,聶榮臻病倒在辦公室,我(薄一波)得知消息立即前往醫院看望,好在只是因為勞累過度暈倒,聶榮臻見薄一波來看望自己,口中喋喋不休地說著謝謝,謝謝。
薄一波晚年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后,國家開始重點開展工業、科技,聶榮臻再次擔起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而薄一波還在中央政治局工作,雖然兩人由于工作性質不同,在一起共事的時間變少,但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為中國發展做貢獻。
轉眼間聶榮臻步入晚年,1982年薄一波去看望聶榮臻,兩人相談甚歡,臨走前,薄一波和聶榮臻約定每年都見一面,但有一年薄一波由于工作勞累沒有赴約,聶榮臻的夫人張瑞華就給薄一波寫了一封信,表達了榮臻對薄一波的思念之情。
收到信后,薄一波立即前往聶榮臻家中,再次見面的兩人還是無話不談,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薄一波每年都會去看望聶榮臻。
聶榮臻晚年
轉眼時間來到1992年聶榮臻因病去世,薄一波對老友的離世很是難過。
聶榮臻離世后,女兒聶力每有時間就是代替父親去看望薄一波,聶力曾說:薄叔叔對父親非常盛情,讓我們一家人非常感動。
薄一波
2007年薄一波也離開了我們,聶榮臻和薄一波對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現在兩位領導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戰友情和貢獻我們不能遺忘,他們對中國發展的幫助讓我們仍受余萌。
參考文獻:北方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