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乙巳(2025)年泰伯紀念大典在無錫鴻山泰伯陵舉行。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港澳臺地區,以及法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印尼等國的至德后裔、吳氏宗親代表齊聚吳文化發源地,共同緬懷江南始祖泰伯,弘揚至德精神,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三千多年前,泰伯“三讓天下”,南奔荊蠻,建立江南地區首個文明古國“句吳”,開創了燦爛的吳文化。無錫作為其肇基之地,至今仍保留國家文保單位泰伯墓、泰伯廟以及伯瀆河等重要歷史遺跡。自2006年起,無錫每年舉辦盛大的泰伯紀念典禮,19年來,這一盛會已從地方性紀念活動發展為世界性的吳文化代表慶典,每年吸引大量海內外至德后裔、吳氏宗親前來尋根祭祖,感受吳地的古韻今風。
活動現場鐘鼓和鳴,禮樂莊嚴。近千名泰伯后裔肅立泰伯陵前,向先祖泰伯虔誠行禮,共緬始祖至德,同沐千年遺風。
本屆大典創新設立了“至德功勛人物”頒獎環節,表彰2024年度在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公益慈善等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吳氏宗親,樹立新時代文化傳承典范,弘揚泰伯精神在當代的生動實踐。
現場,“泰伯至德基金”正式揭牌。該基金由無錫市新吳區慈善總會與新吳區泰伯文化研究會共同成立,將采用“文化造血+慈善輸血”雙輪驅動的模式,通過專項資助、活動孵化、跨界合作等形式,構建可持續的文化傳承生態圈,為區域慈善品牌建設注入新動能,讓泰伯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慈善之光。
“泰伯文化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精神紐帶,是凝聚民族情感、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新吳區泰伯文化研究會會長吳新指出,舉辦紀念典禮,既是對先祖豐功偉績的崇高禮贊,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要不斷激發泰伯文化的內生動力,推動泰伯精神的深度傳承,使其綻放新的生機與活力。
據悉,本次活動由無錫市新吳區泰伯文化研究會主辦,活動積極整合學術研究、非遺展演、文旅融合等多元形式,著力將泰伯文化打造成為江南文化的精神標識和無錫城市金名片。未來,主辦方將繼續挖掘泰伯文化的深刻內涵,以泰伯文化、吳文化為紐帶,深化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助力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文化競爭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