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經歷過的風風雨雨數不清,到了晚年,本該享享清福。
可誰能想到,71歲到75歲這個階段,反倒成了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刻。
很多老人,熬過了年輕時的辛苦,操持了一輩子家,卻沒想到,這幾年過得最不舒坦。
到底為什么說,71歲到75歲,是人生最難的時刻呢?
仔細想想,這3個方面,才是讓人覺得痛苦的根源。
01
健康每況愈下,身體日漸衰弱。
人到七十,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誰也擋不住。
以前干活麻利,腿腳利索,可過了七十,一場感冒都能拖上好幾周。
更別說那些慢性病,什么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輪番上陣,讓人沒法消停。
我有個熟人,前幾年還天天去跳廣場舞,結果今年剛過71,就因為骨質疏松摔了一跤,住院一周。
出院后,走路都不穩當了,整個人都沒精神。
這時候,很多人不服老,硬撐著干活,結果身體一垮,就徹底不行了。
其實人過七十,就得承認,身體不像年輕時了。
該保養就保養,別硬撐,不然真要出事。
所以,別總想著跟年輕人比速度,身體有了變化就坦然接受。
定期體檢,平時鍛煉量力而行,別逞能。
到了這個年紀,能保養得住,少病少災,就是幸福。
02
心理落差大,難以適應“無用感”。
年輕時,操持家里大事小事,工作也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特頂用。
可一退休,兒女都忙自己的事,忽然發現,沒人再依賴自己了。
這種落差感,不是一時半會能調整過來的。
我認識一個叔叔,剛退休那幾年,整個人特沒精神。
以前公司里說話算數,家里也是頂梁柱,結果現在誰都不找他了。
一有事兒,兒子媳婦直接自己搞定,也不跟他說了。
很多老人就是卡在這個心理坎上,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
于是,有的老人在家發脾氣,跟子女鬧情緒,或者變得異常沉默。
其實,都是在對抗那種“無用感”。
可以嘗試找點自己喜歡的事做,比如去社區幫忙,或者培養點興趣愛好。
讓自己忙起來,充實起來,別老盯著兒女的生活,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關鍵。
03
老朋友一個個離開,孤獨感涌上心頭。
到了這個年紀,最沉重的就是送別身邊的人。
幾十年的朋友,老同事,老鄰居,走一個少一個,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我樓下有個大爺,前段時間跟我嘮嗑,說心里特空。
幾個牌友都因為各種病住院了,還有一個直接沒了。
他苦笑道:“一起聊了十幾年的老哥們,說沒就沒了,想找人嘮嗑都找不到。”
人老了之后,陪伴變成最奢侈的東西。
有時候,雖然有兒女在身邊,但聊不上幾句就各忙各的去了。
真正能說說心里話的老朋友,越來越少。
這個時候,就要多參加社區活動,認識一些新朋友,別把自己關在屋子里。
有條件的,可以養只寵物,有個活物陪在身邊,總歸能緩解點孤獨感。
還有,多和子女開口,不要硬撐著,能說出自己的孤獨,心里會舒服些。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