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不是貧油國家,但是和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比起來,我國目前已經發現并且在開采的石油規模還是較低。于是,有觀點就認為,我國正好完美避開了世界上的兩大石油帶。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并不嚴謹,世界上的石油分布確實呈現出一定的特征。可從根本上來看,已經發現并且在開采的石油分布,跟探測的石油分布地帶,兩者是存在差距的。
就是說,我國雖然不在常規意義上的石油帶上,但并不代表我國沒有豐富的石油儲備。除此之外,世界上除了已經存在的石油豐富地區,還有一些地區的石油沒有被發現,更沒有被開采。
世界上只有兩大石油帶嗎?
按照目前的一種觀點,世界上只有兩大石油帶,一個位于東半球,一個位于西半球。先來看東半球的石油帶。
從印度洋的波斯灣一路向北,一直延伸到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地區,就是該觀點所說的東半球上的石油帶。
波斯灣地區以及沿岸地帶石油豐富,向北延伸到高加索地區同樣也存在儲量豐富的石油,再延伸到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地區,以及烏拉爾山脈地區也有石油分布。
西半球的情況,則是從委內瑞拉一路向北延伸到墨西哥灣,再到美國,這條帶狀上的石油儲量豐富。
表面上來看確實是如此,因為中東地區的國家、俄羅斯、美國、委內瑞拉確實都是石油出口大國。
可實際上,上述地區的石油開采規模確實很大,但世界其他地區的石油產量以及出口也不是不行。換句話說,世界上已經發現并且正在開采的石油,不僅僅局限在這兩個石油帶上。
何況,處在石油帶上的國家和地區,也不見得都擁有豐富的石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亞美尼亞。
同樣都是位于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是一個貧油國,石油和天然氣的日常需求都靠進口,而它的鄰國阿塞拜疆,則正好擁有豐富的石油儲量。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所謂的兩大石油帶的說法其實并不嚴謹。那么,世界上的石油分布究竟有著怎樣的規律特征呢?
沒有規律就是最大的規律
從本質上來說,世界石油的分布并沒有呈現出多大的規律性,因為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石油分布,只不過是存在多與少的區別。
如果非要尋找石油分布的規律性,可以明顯看出來,東半球的石油探明儲量要高于西半球的石油探明儲量。但是這種情況實際上也不準確,原因是什么,等到下面再詳細解釋。
具體來看,目前探明的石油儲量3/4的規模集中在東半球,西半球的儲量分布大約只有1/4。具體到世界上的各個地區,目前已探明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北緯20°~40°,以及北緯50°~70°之間的地區。
中東地區的波斯灣以及北美地區的墨西哥灣,這兩個石油豐富的地區基本上處在北緯20°~40°之間。而在北緯50°~70°之間,則分布著知名的北海油田、西伯利亞油田、阿拉斯加灣油田。
除了上述地區外,非洲地區的石油儲量實際上也很高。還在2006年的時候,非洲地區探明的石油總儲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56.2億噸,且主要分布在幾內亞灣地區以及北非地區。
整個非洲地區,尼日利亞的原油產量最高。以2016年的數據為例,當年的11月份,尼日利亞每天的原油產量為178.2萬桶。
非洲地區另一個產油大國是安哥拉,同一時期每天的原油產量達到了168.8萬桶。除了這兩個國家以外,非洲的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蘇丹、埃及也屬于產油大國。
除了非洲地區外,亞太地區以及亞歐大陸,已經探明并且在開采的石油儲量規模也超過了200億噸。
從上述情況就能看出來,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不是像有些觀點所說的那樣,都處在兩個所謂的石油帶上。
由于對石油的探測一直在進行中,可以明顯看出來,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沒有呈現出什么規律性。
雖然已經探明,并且在開采的地區呈現出一定的分布特點,可這種特征隨著探測的繼續,都在被一一打破。
比如我國的南海地區,同樣擁有豐富的石油儲備,被譽為世界上的第二個波斯灣。
550億噸的儲量規模
南海地區并不位于上面所說觀點的石油帶上,但是這里的油氣資源卻相當豐富。南海的面積在200萬平方公里左右,截止到2012年,整個南海大陸架已知的含油盆地至少有十幾個。
單單是在靠近海南省的近海地區,就分布著三個含有石油的海底盆地,其面積達到了16萬平方公里,已經探明的儲量為55.2億噸,天然氣的規模為12萬億立方米。
如果再算上南海的其他地區,石油儲量保守估計在230億噸到300億噸之間,樂觀預估超過了550億噸,天然氣的規模達到了20萬億立方米以上。
所以說,單單一個南海地區就可以看作是第二個波斯灣,而且這個地區又不是分布在所謂的石油帶上。最關鍵的是,這只是目前已經探明的規模。
之所以要嚴格區分探明以及未探明,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不是目前已經探明的這些地區,在很多還沒有探測的地區,可以肯定的是也存在石油分布。
這樣一來,所謂的世界石油帶的說法就不攻自破了。兩個已經存在的石油帶,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算得上是已經探明且在開采的石油地區。
5650億桶的石油還沒被發現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2年發布的報告預估,全世界至少有5650億桶的常規石油還沒有被發現。
除此之外,還有1670億桶的天然氣凝析液也沒有被發現,未被發現的常規天然氣規模也高達5606萬億立方英尺。
雖然各個國家的石油勘探隊一直在各地找油探測,技術和手段也越發先進,但是整個地球上的石油究竟有多少,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數據。
具體到世界上的不同地區,超過7成以上還沒有被發現的石油,評估顯示主要集中在4個地區。
其中一個地區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評估規模在1150億桶左右;另一個地區在北非,規模為1110億桶;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評估規模1260億桶;北美大陸北端地區評估規模610億桶。
從上述情況就能看出來,這些還沒有被發現的預估石油分布地區,其整體的分布也沒有呈現出什么規律性。
可能有人會說,以上只是猜測,那些地區究竟有沒有石油還是兩碼事,在沒有發現之前當然可以這么說。
但是,現在特朗普拼了老命爭搶格陵蘭島乃至北極,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這里資源豐富。
900億桶的石油儲量
北極也是一個資源儲量極其豐富的地區,除了有煤炭和礦石,整個北極還有大量的油氣資源,這里潛在的石油儲量超過了900億桶,天然氣凝析液的儲量在440億桶左右。
除此之外,天然氣的儲量高達47.9萬億立方米,煤炭的理論儲量超過了30億噸。單單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規模,就占到了全世界未開發儲量的1/5。
上面曾經提到一個觀點,世界上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地區,而北極地區既不屬于東半球,也不屬于西半球。所以關于石油的分布地區規律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特朗普上臺以后,對格陵蘭島乃至整個加拿大都表現出了濃厚的侵吞興趣。最大的原因恐怕就在于,特朗普想要這一地區的自然資源。
但是從整體的角度來看,目前的北極屬于公地,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未來這里的石油乃至天然氣如果被明確發現了的話,各個國家勢必會發生更加激烈的爭搶。
從這個角度其實又能證明,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沒有什么顯著的規律。如果真的有規律的話,世界各國可以提前估計哪里有石油分布,然后對于哪些公地就可以提前布局,甚至是直接占領。
主要的產油國里也有中國
我國也是世界上的石油產量大國,只是由于消耗量大,所以產量就很容易被人自動忽略。以2021年的數據為例,前10位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我國排在第6位。
一個顛覆常識的現象是,我國的排名還在伊朗、阿聯酋、科威特這幾個常規印象中的產油大國之前。
還有一點,我國目前的產量還只是已經探明并且在開采的儲量,未來南海地區的石油進入大規模開采階段以后,我國每年的產量肯定會進一步提升。
所以說,世界上豐富的兩大石油帶,根本就是毫無規律可循。
結語
目前人類對石油的理解并不是說真正達到了極限,很多理論只是假設,還有一些認知可能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因為相關的探測還在繼續之中,對于石油的認知,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全新的認識。就比如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世界主流觀點都認為我國沒有石油,后來證明之前的觀點是錯的。
再比如說,目前的技術是根據地球的地質情況,來推測石油的分布,這種理論也不見得就是完全正確的。
一切都還沒有完全確定,隨著人類技術的持續進步,對于石油的理解、探測以及開采肯定也會進一步加深。沒準在太平洋底的深處,同樣也分布著大量的石油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