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外交部長在應邀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期間接受了“今日俄羅斯”國際媒體集團專訪。就中俄關系,外長表示完全贊同普京總統對中俄關系現狀的積極和精準評價。中俄互為最大鄰國,都是世界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對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負有特殊責任。我們兩國在中國領導人和普京總統戰略引領下不斷深化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完全符合歷史發展邏輯,也具有強大內生動力。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拉夫羅夫在會談時表示,俄中領導人決心持續加強俄中關系。拉夫羅夫強調,世界多數國家認為,莫斯科和北京在國際舞臺上進行密切協調是當下困難時期最重要的穩定因素。 中俄雙方就國際熱點問題交換了意見,包括烏克蘭危機。拉夫羅夫表示,俄方著眼消除危機根源,致力于構建持久的歐亞安全架構。外長闡述了中方一貫立場,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爭取和平的努力。
核武器(資料圖)
記者問及俄美互動升溫對國際政治和經濟格局會產生何種影響?王毅表示,俄美剛剛邁出恢復正常接觸的第一步,這有利于推動大國關系格局趨于穩定,有利于給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帶來積極預期。當今世界,確定性日益成為稀缺資源。大國應該意識到自身承擔的國際義務,主動為不確定的世界提供更多的穩定因素。俄美都是世界主要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的和平安寧,包括全球戰略穩定負有重大責任,作出的抉擇將決定時代走向、影響世界格局。
據北京日報報道,今年1月份,外交部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俄新社記者提問,近年來,美國不斷宣稱中國正在增加其核武庫。此前特朗普表示,中國將在核武器庫方面趕上甚至超越美國。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表示,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同世界各國開展友好合作。中國發展核武器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為應對核威脅,打破核壟斷,防止核戰爭被迫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我們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堅持自衛防御核戰略。
核武器(資料圖)
五角大樓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核武器庫正在快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核彈頭數量可能會突破1000枚。這一變化自然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尤其是美國的警惕。增長的背后,主要是由于中國加強了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部署,比如東風-31、東風-41和東風-5B這些型號。特別是東風-41,它能夠攜帶8-12枚獨立瞄準的再入飛行器(MIRV),每個核彈頭的威力都相當于20-30萬噸TNT,這可是能一次打擊多個遠距離目標的大殺器。
先不要說美國對中國多次搞“核訛詐”,中國的核武庫與美國還存在巨大差距,解放軍的實力盡管能夠在家門口與美軍扳手腕,但是隨著中國崛起,中國進行海外貿易時也需要解放軍護航,這樣才能保證能源、貿易等運輸安全,否則隨時可能被卡脖子,因此我們不但不能放棄核武器,還要繼續發展海軍力量,確保能夠維護國家安全和自身正當利益。
核武器(資料圖)
美國如此行事,本質上是一種“軍事領域幾乎無牌可打,但霸權主義又不能放棄武力手段,最后在工具箱里翻找了一通,發現就剩下核武器還能拿出來用用”的行為。無論美國的高官政客們嘴上怎么說、愿不愿意承認,當下的西太平洋現實就是,美軍已經不可能在常規領域,在損失可被接受、不動搖帝國霸權根基的情況下,取得一場對解放軍的軍事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