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研學旅行再度火爆出圈。作為集知識性、體驗性、教育性于一體的新興出游方式,研學已成為中小學生行走的課堂和成長的“第二教室”。2025年以來,全國多地研學市場快速升溫,特別是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目的地備受青睞,掀起了一股“沉浸式紅色研學”的熱潮。
沉浸式課堂走紅:紅色文化“種”進學生心里
在這股紅色研學熱中,位于重慶渣滓洞景區的紅巖紅沉浸式劇場憑借深度還原歷史場景的沉浸演出和獨特的“行進式”體驗,成為眾多學校和機構的熱門打卡地。近日,來自鈺鑫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們就走進了這座紅色劇場,開展了一次生動而震撼的“現場課堂”。
“我以前讀過《紅巖》,今天看到江姐站在臺上講述的那段特別感人。”秦同學動情地說,“最后革命先輩和同學們一起走過過道的畫面,讓我特別震撼,感覺好像真的穿越到了那個年代。”“他們在繡五星紅旗的時候,雖然不知道紅旗的樣子,但對祖國的熱愛讓我特別感動。”同行的陳同學也分享了自己的體會。
孩子們的真情流露,正是紅巖紅沉浸式劇場引發心靈共鳴的真實寫照。區別于傳統劇場的“坐著看”, 紅巖紅沉浸式劇場打造的是“走著看、沉進去、演出來”的體驗模式。整場演出以情景劇《黎明之前》為主線,通過《紅巖家書》串聯情節,結合全息投影、3D Mapping、聲光電等先進技術,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穿越時空的沉浸氛圍。觀眾不僅是旁觀者,更是故事中的親歷者,能真正“走進歷史、觸碰信仰”。
運營數據向好:品牌傳播與市場口碑雙豐收
據劇場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一季度,紅巖紅沉浸式劇場在接待人次、合作旅行社數量、研學團隊組織頻次及整體營收方面,均實現同比增長,展現出良好的運營態勢與市場認可度。同時,劇場不斷加強品牌傳播,聯合多家主流平臺與權威媒體矩陣,推出專題報道、短視頻內容、深度圖文等多種傳播形式,累計發布稿件數十條,線上線下影響力顯著提升。
這一亮眼的成績背后,是紅巖紅沉浸式劇場始終堅持內容創新與服務升級“雙輪驅動”的結果。劇場不僅不斷拓展研學合作,完善接待服務,也積極推動品牌建設。3月28日,在第28屆重慶都市旅游節暨城際旅游交易會上,劇場所屬的紅巖文旅公司獲評第十四屆全國旅游產品(重慶)采購會“誠信企業”稱號,為紅巖紅沉浸式劇場的高質量發展再添堅實背書。
與此同時,劇場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聯結也日益緊密。特別是在研學群體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青少年在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沉浸式觸碰信仰”之旅,也讓紅巖精神以更具溫度的方式“種”進了他們的心里。而對更多家庭游客、文旅愛好者而言,這場“行走中的紅色體驗”,亦成為一次直擊心靈的精神洗禮。
不少觀眾在觀演結束后,仍久久沉浸在劇中情境里。在劇場門口的留言本上,在網絡平臺的留言里,一段段文字或稚嫩或深情,記錄著他們最真切的觀演感受。
錨定全年目標: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紅巖名片”
在穩中向好的運營基礎上,紅巖紅沉浸式劇場也正積極謀劃2025全年布局。接下來,劇場將在劇目內容上繼續深耕打磨,圍繞“沉浸+研學”“文化+科技”“紅色+創意”三大方向,不斷拓展紅色文化表達形式,計劃推出劇目煥新升級與場景氛圍升級,進一步增強觀眾的參與感與互動性。
此外,劇場也將與更多學校、機構、文旅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構建更完善的紅色研學體系與體驗課程,打造“行走的紅巖課堂”,讓青少年在親身參與中汲取精神力量、樹立理想信念。作為重慶首個紅色黑匣子劇場,紅巖紅沉浸式劇場不僅是紅色文化傳播的創新載體,更是新時代“紅巖精神”傳承的重要窗口。這里不僅演繹過去,更啟發當下、照亮未來。
一段段動人心魄的故事,一場場觸動靈魂的演出,正讓越來越多的人走近紅巖、感受信仰。今年,紅巖紅沉浸式劇場將繼續用心講好紅巖故事、傳承紅巖精神,為推動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