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新政,多國紛紛提出與美國協商的要求,臺灣地區被列為首波談判名單,“行政院”今天(12日)表示,談判團隊與美國相關官員已視訊會議。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啟楷提出,臺灣應“兩上策、一中策、一不讓”,認為臺灣代表團要有給有拿,不能全盤皆輸。
張啟楷表示,“兩上策、一中策、一不讓”中的, 兩“上策”是買核電設備和服務,以及投資特朗普積極推動的天然氣開采和基礎設備; 一“中策”是買美債或把美債短期改中長期; 一“不讓”是美國要求取消進口美豬產地和瘦肉精的標示,攸關食安和民眾健康,臺灣不能讓。
張啟楷表示,特朗普總統是以美國的利益為第一優先,但有著善變的個性,難預測會丟出什么樣的牌,臺灣第一階段就去跟美國談判,真的是禍福難料,不過好的談判一定是“有給也要有拿”,不能全盤接受。 就像上次臺積電那么大的善意,1000億投資下去,卻換來32%的高關稅,相信全民都不能接受。
張啟楷解釋,所謂“上策”是指美國政府要的,也是臺灣需要的核能。第一個好處是與美國逆差可減少;第二個好處是臺灣電力不夠穩定,有了核電后,電力可以穩定且價格較便宜,如此一來,不僅不用漲電價,還可以降電價。此外,根據國際公約的規定,戰爭或動亂時,不能攻擊核電廠。
張啟楷說,另一個“上策”是,臺灣不只購買美國的天然氣,而且還跟美國投資,今年3月時已經跟阿拉斯加的官方天然氣公司合作,未來再投資、一起賺錢。
至于“中策”,張啟楷表示,臺灣可以適度去買美國的美債,特別是有些短期的,或把它變中長期,借此幫美國,“他們欠我們人情,我們就可以要求降關稅。 ”
張啟楷強調,“不讓”是指面對美國現在的施壓,進口美豬不要標示產地,也不能標示含有瘦肉精,但這牽涉到全臺灣民眾的食安和健康,絕對不能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