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的分組環(huán)節(jié)歷來都是觀眾熱議的焦點,其關注度不次于正式舞臺公演。
歷屆節(jié)目組也在分組環(huán)節(jié)下了很多功夫,不斷推陳出新,力求呈現出好看又有話題度的節(jié)目效果。
《浪姐6》(《乘風2025》)二公(第二次公演)分組又玩出了“亮燈選人”的新花樣,吳宣儀也因為對卡琳娜亮燈又滅燈而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
一、亮燈機制
二公分組引入了“亮燈滅燈”的選人機制,這套玩法早在十幾年前就隨著婚戀綜藝《非誠勿擾》的爆火而廣為人知,不過出現在《浪姐6》還是很新鮮的。
一公(第一次公演)結束后,出現了6個危險團,危險團成員共計18位姐姐。其中,王蓉、何泓姍等2位姐姐被淘汰,葉童、吳宣儀、倪虹潔、李藝彤等4位姐姐因個人喜愛度較高而成為了二公的隊長,另外12位姐姐則成了“自由成員”。
自由成員會預選一位意向隊長,然后根據個人喜愛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向隊長推薦自己。就筆者理解,這個“意向隊長”的設置對于組隊結果沒有實際意義,只是展示一下自由成員的心意罷了。
8位隊長若對當前自由成員有組隊意向可隨時亮燈,若隊長中途改變心意可隨時滅燈。這里有一個重點,一旦對某自由成員滅燈,就不能再為該成員亮燈了。
自由成員可在亮燈隊長當中選擇一位完成組隊,或選擇直接輪空。最終輪組隊,未滿員隊長按照個人喜愛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選擇成員補齊團型。
二、吳宣儀對卡琳娜先亮后滅
12位自由成員中,卡琳娜的一公個人喜愛度最高,于是她率先進入“隊長選人區(qū)”等待被選。
李藝彤、侯佩岑、王珞丹率先亮燈表達了合作意向,亮燈率達到3÷8=37.5%,開局相當不錯。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卡琳娜的一公隊友吳宣儀卻不在亮燈隊長之列。
正當筆者納悶兒之時,吳宣儀也按下了亮燈按鈕,老隊友之情雖遲但到,亮燈率達到了40%。
隨著吳宣儀亮燈,卡琳娜的表情也肉眼可見地明媚起來。
流程推進至此,似乎一場老隊友雙向奔赴的戲碼馬上就要上演了。
然而,意外馬上就來了。剛剛亮燈的吳宣儀又把燈滅掉了,嘴里還說著:“算了,算了,我滅了?!?/p>
剛剛還笑容燦爛的卡琳娜,面部表情立刻“晴轉多云”,旁邊的主持人齊思鈞則是一臉錯愕。
看表情,齊思鈞不像演出來的,如果這一段有劇本的話,他應該不是提前知情者。
抓馬的劇情還沒結束,吳宣儀接著解釋:“因為她(卡琳娜)之前想去稍微搖滾樂隊一點點的(團)?!?/p>
此言一出,王珞丹、侯佩岑、李藝彤盡皆滅燈,因為她們都覺得自己這邊沒有搖滾元素。
最終,只剩下吳宣儀的懊惱和卡琳娜的費解,一個比一個精彩。
三、吳宣儀的選擇是對的
吳宣儀的做法肯定是有錯誤的。
首先,她不該先亮燈后滅燈,先給卡琳娜帶來希望又把希望摧毀。其次,她不應該越俎代庖地替卡琳娜表達“選隊傾向”,權利應該交給卡琳娜自己。
但是,她不選卡琳娜是對的。
觀眾渴望看到的是不同性格、不同專長的姐姐們在臨時組建的團隊中碰撞出新的化學反應,這種充滿未知數的組合實驗正是《浪姐》的核心魅力所在。
過早鎖組,不僅會消解《浪姐》賴以生存的破界重組精神,也會讓組隊環(huán)節(jié)的戲劇張力大打折扣。
其實,筆者很不理解節(jié)目組為什么要設置4個“乘風領銜團”,保留了一公建制的乘風領銜團,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鎖組。如果吳宣儀、毛衍七、卡琳娜也鎖在一起的話,《浪姐6》的多元性、趣味性會進一步降低。
結語
《浪姐6》二公組隊,雖然憑亮燈機制增添了一些新意,但是卻難掩鎖組機制對多元碰撞的消磨。
于觀眾而言,新團隊碰撞出的新火花遠比固定陣容的重復演繹精彩。幸好,無論出于什么目的,吳宣儀做對了。
愿《浪姐6》永葆破界的勇氣,讓每次重組都變成新起點,莫讓賽制束縛了乘風破浪的初心。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