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近期對員工工牌進行了全面更新,并明確要求員工在工作場所務必佩戴工牌。此次工牌更新提供了多種佩戴方式,包括戴脖款、斜挎款和卡夾款,以滿足不同員工的佩戴習慣。
此外,新工牌還通過顏色區分員工的入職年限:入職五年內的員工佩戴白色款,象征朝氣蓬勃。五至十年的員工佩戴紅色款,寓意熱情與貢獻。十年以上的老員工則佩戴金色款,彰顯其長期奉獻和忠誠。
曾經,阿里工牌是員工心中的“榮耀徽章”。一位阿里老員工回憶:當年掛著工牌走在文三路萬塘路,仿佛自帶光環。商家們熱情地提供折扣,周圍人投來羨慕的目光,那種被認可、被尊重的感覺,讓每一位阿里人都發自內心地自豪。身上穿的夾克衫背后印著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阿里人共同的使命與夢想,激勵著大家為改變世界而努力奮斗。那時的工牌,是員工與企業之間緊密相連的紐帶,是企業認同感的具象化體現。
現在呢,行政小姐姐們絞盡腦汁,從“刷工牌立省兩元”的優惠激勵,到還未正式實施就已鋪開X展架的“必須佩戴工牌告知”,試圖用各種方式讓員工重新拾起佩戴工牌的習慣。可即便如此,員工們對佩戴工牌的熱情依舊不高。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員工數量急劇增加,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距離也在無形中被拉遠。在早期,阿里巴巴還是一家相對小而精的公司,員工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企業的發展與自己的努力息息相關。但如今,龐大的組織架構讓這種緊密的聯系變得模糊。員工們可能只是龐大機器中的一個小小齒輪,甚至一個小螺絲釘,隨時被替換。
另一方面,不少人解釋,不愿戴工牌,原因很簡單。因為刷臉很方便,輕輕一掃,就能快速完成進出門、考勤、付款,無需在包里翻找工牌,也避免了忘帶工牌的尷尬。而且,掛個牌脖子難受,長時間佩戴會勒得脖子酸痛,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工牌貼在皮膚上,那種悶熱的感覺讓人實在難以忍受。工牌還容易晃來晃去,尤其在低頭工作或者運動時,總是不小心碰到東西,甚至不小心刮傷皮膚,給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最后,更有一些極端的看法,認為戴工牌就像是給圈養動物掛上標識牌,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圈養的牛羊馬,耳朵上釘牌,身上烙印,這是財產的標記,是動物歸屬的象征;而公司的員工,脖子上掛工牌,仿佛也被簡化為勞動機器、生產工具,有了代號花名,編號XXXXX,失去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尊嚴與價值。
這種說法雖有夸張之處,但也反映出部分員工內心深處對被過度管理、缺乏尊重的擔憂。在快節奏、高效率、壓力大的大廠工作環境中,員工們渴望被當作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看待,而非僅僅是完成任務的工具。工牌本應是身份的象征、團隊歸屬的標識,卻在某些情況下被賦予了過多的管理色彩,讓員工感到束縛與不適。
編輯 | 芳草清清;來源 | faddy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