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與其一款茶重復喝365日,
還不如多搞幾款好茶,每天換著喝。
一位茶友試了今年的冰島壩歪大古樹,
說:茶的甜度比去年的好,香氣下降一些,個人更喜歡甜一點的茶。
直接就想干個10公斤冰島壩歪,把老楊看得一愣一愣的。四五公斤還好,一口氣10公斤?這太多了。
老楊趕緊說:與其一款茶干10公斤,還不如把品質不錯的茶,各搞兩三公斤慢慢喝。
今年做的茶,有花香融在湯里,三泡出喉韻的冰島壩歪大古樹。還有條索黑長直,茶湯鮮香綿,回甘快喉韻深,體感持續久的昔歸古樹。
還有湯質充滿陽剛之氣,湯感厚實,茶氣強勁,回甘綿綿的正氣塘古樹。以及性價比非常高的梅子箐古樹。
最后,茶友說:我當年就是想著搭配著喝,才存了一大堆茶葉。可喝茶,上去了就下不來。喝慣了冰島壩歪,再去喝一般的茶,真的喝不慣。
每個茶客都有很多茶了。遇到真正喜歡的茶,搞點嘗鮮即可。
最后,茶友干了壩歪6公斤,昔歸3公斤。更一般的,直接不要。
名優古樹茶的核心消費群體
老茶客對茶的消耗量,非常大。
40到60歲的大哥們,是如今名優古樹茶市場的中流砥柱。
到了50歲的年紀,已經是可以沒有女人,但不能沒有茶了。
而且,這個年紀的男人,已經過了最缺錢的時候,加上這年紀,多塊肉都吃不下去,是真正的有錢都不知道怎么花。大多數茶客,基本就剩喝茶這一個愛好了。
一個人閑著沒事就喝茶,早上吃完早餐,出去溜一圈,回來一泡茶。
吃完午飯,又是一泡茶,到了傍晚,閑著沒事,又是一泡茶,晚上再來一泡。一天起碼五泡茶,40克的量。
一旦喝茶有癮,飯每天要吃,茶也每天要喝。一個200克餅,少則5天,多則7天,就被消耗掉。
這類老茶客,一年自飲就要10到15公斤茶葉。自己看上的茶,也會搞點送給關系好的朋友。
云南山頭茶的名優古樹,主要就是被這個群體消耗掉的。
喜歡喝茶,也喜歡存茶
這類人,不僅喜歡喝茶,還喜歡存茶。
一遍找茶,一邊喝茶,遇見心動的,順手買幾公斤。一邊喝一邊買,喝掉的永遠沒有新買來的多。
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存茶,愛茶的人,仿佛只要看著這堆茶葉,心靈就能得到慰藉,看著自己的茶葉,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對茶,愛到深處,就只是單純的占有。
只是,不知不覺中,茶葉已經存了幾百公斤。縱然一年消耗十幾公斤,20年不買茶都夠喝了。
想想自己50歲的人了,喝完這些茶已經70歲了。到了那時,縱然想喝茶,估計身體也喝不動了。
不買茶,喝存茶?不可能的。
喝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一旦喝慣了好茶,是不可能口感降級的。就像茶友說的:喝慣了冰島壩歪大古樹,再去喝三四線山頭的古樹,實在沒茶喝的時候,當然也能喝。
但是,只要經濟條件還允許,手里還有足夠的買茶支出,喝慣了品質好的茶,再去喝一般的,根本喝不下去,心里也無法接受這種消費降級。
存茶也是一樣,表面上看,幾百公斤茶葉已經夠喝一輩子了。
事實上,嘴已經被高貨養挑剔了,以前存的很多茶葉,現在回頭去喝,根本喝不下去。
存茶,對茶認知的不斷變化
剛入門的時候,有點純凈的香氣,就是好茶。難得喜歡,存兩提慢慢喝。
后來,對茶有了更深的了解,覺得回甘生津好,才是好茶。遇見了,難得喜歡,再存點。
再后來,覺得有湯生香、有清涼感、喉韻深、體感強,一泡下去,大汗淋漓的茶,才是古樹中的古樹,極品中的極品,這樣的茶,才是可遇不可求,遇見了,果斷存。
喝茶的路上,人生每一階段對茶的理解不同,喝茶的側重點也不同。
只是,喝慣了好茶,再回頭喝當年存下來的茶葉,竟有一種品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存茶再多,也別扔
有的茶,賣茶的說:新茶不好喝,存出來就好喝了。
事實上,好喝的茶,剛做出來就已經很好喝了。
新茶不好喝,存出來好喝的情況也有:少數好原料拼配出來的茶,一開始平平無奇,多年以后,茶質相融,倒有些驚艷的感覺。
然而,絕大多數茶葉,新茶不好喝,存出來也不好喝。
存茶,是人生不同階段,對茶有不同的理解。
喝茶,是人到了一定年紀,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某一天,生活的激情消散在時間的長河里,或許不會再追喉韻體感,只要一杯溫潤的老茶,便可撫慰平淡的生活。
這杯老茶,必然來自往昔存下的茶葉。眾多茶品里,偏有一盞歲月陳醇,恰好溫潤人生暮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