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北京的大風,上了熱搜。
提前下班的人們,因為不可抗的自然力量,心安理得的得到了釋放,盡管狂風之后或許還有更多的彌補和重建,但是至少當下,會有一種自由的感覺。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看到了為了抵御狂風,放倒的“大佛”和“奔馳車標”。
而對此,網友們辣評:當你對抗不了大環境的時候,主動躺平是最好的選擇。
我想,這句話放到悅達起亞汽車身上,非常適用。
今年的上海車展,起亞大概率是不去了。
雖然嘴上說著:“打不過,就躺平”。但是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埋在起亞汽車內心的苦澀還是太過明顯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這次的上海車展,起亞汽車的缺席,我甚至都已經忘了,周圍的人已經多久沒有提起起亞了。
2024年,起亞全年累計銷售248,259臺,同比增長49.2%,這個兩位數的增長,看上去表現良好,但是這全年不到25萬的銷量,甚至還沒有比亞迪一個月的銷量多,實在難言成功。
電動化戰略的核心車型——起亞EV5的表現,相當難看。其在2024年12月份的終端累計銷量僅為305輛,同比下滑12.1%;而在整個2024年,起亞EV5銷量最高的,也不過734輛,全年表現始終未突破單月千臺門檻。
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獅鉑拓界,銷量算是中流砥柱,月銷也未曾突破2000輛。
根據起亞汽車披露的2024年財報,起亞汽車上半年營收為49.93萬億韓元,營業利潤上升至7.07萬億韓元,但合資公司悅達起亞同期凈虧損171.82億韓元。而截至2024年6月度,悅達起亞的資產總額為2.52萬億韓元,負債總額高達3.45萬億韓元。如此算來,其資產負債率達到了137%。
這些數據,看著就難受。
而起亞對于中國市場的變局,并非沒有努力過。其在2023年,起亞全球總裁宋虎聲在上海舉行的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上宣布,起亞中國正式進入電動化時代,開啟電動化全面轉型,逐步從燃油車市場向新能源市場過渡。
但是豪言壯語好說,但事難做。
2024年,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也曾公開表示:“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整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你本土車企有這些資金實力玩?你先燒死了,我后面在等著進來搶市場也可以”。
可如今,起亞已經快把自己燒死了。
結語
其實啊,起亞如果真的是躺平了,倒也沒什么。
可最怕的是,是卷也卷不動,躺也躺不平。在車市的犄角旮旯里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經過這兩年的大洗牌,中國車市陸陸續續清理了不少跟不上市場節奏的企業。而當下的市場環境,起亞,現代這些已然處于邊緣化的車企,恐怕耳邊時常會縈繞一句:不行就退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