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法新社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近期在波蘭首都華沙警告稱,若俄羅斯對波蘭或其他盟國發動任何攻擊,北約將作出“毀滅性”回應。報道援引呂特的話稱,“如果有人誤判,認為他們可以攻擊波蘭或其他盟國而不受懲罰,他們將面臨這個強大聯盟的全力反擊。我們的回應將是毀滅性的。”他接著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其他任何意圖這么做的人都必須對此非常清楚。
不過這番色厲內荏的警告,徹底暴露了北約失去美國這個“老大哥”之后的孱弱。北約雖然成員高達31國,但真正具備強勢軍事力量的只有美國、英國和法國,然而歐洲防務在數十年就被美國不斷滲透、接管,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都曾呼吁歐洲要打造一支獨立于美軍之外的聯合部隊,目的就是為了美軍撤軍之后,他們無法應對俄羅斯這個軍事強國。
北約秘書長呂特(資料圖)
就拿歐洲來說,倘若俄烏實現停火,整個歐洲就可能直接暴露在俄羅斯威懾的射程之內,尤其是臨近烏克蘭的波蘭更是感到危在旦夕。更何況在多年的俄烏沖突中,歐盟及歐洲國家,在美國的慫恿甚至是威逼之下,不遺余力地支持烏克蘭。歐盟不僅提供給烏克蘭大量武器,甚至揚言要直接出兵,更過分的是,歐洲采用了一些手段,導致俄羅斯供應歐盟的天然氣管道受損,使得俄羅斯能源難以變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俄烏沖突的進程。
如果說在俄烏沖突之前,歐洲國家天天叫嚷著“俄羅斯軍事威脅論”是在“無病呻吟”的話,那么現在他們可以說是“求錘得錘”。俄烏沖突打了3年多,俄羅斯非但沒有如歐洲國家所期待的那樣被打垮,反而在贏得沖突勝利的同時,其國家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得到大幅提升。從最近俄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來看,俄羅斯當前不管是經濟增長率還是外匯儲備規模,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北約秘書長呂特(資料圖)
呂特強調“毀滅性回應”實為劃定“核反擊”紅線,試圖用模糊戰略迫使俄方評估沖突成本。這與馬克龍的“核保護傘”形成呼應,旨在構建歐洲自主威懾體系。北約正從“危機應對”轉向“主動防御”,呂特年初已呼吁成員國以“戰時思維”增加軍備,此次警告是這一戰略的戰術落地。美國要求歐洲承擔更多防務責任,但德、意等國對5%軍費目標抵觸強烈,呂特借俄烏沖突強化北約凝聚力。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應急準備歐盟戰略”,歐盟正在為自然災害、網絡攻擊、地緣政治危機甚至他國針對歐盟成員國的武裝侵略等各類風險做準備,包括鼓勵公眾儲備在緊急情況下維持至少72小時的基本物資等。負責應急準備、危機管理和平等事務的歐盟委員哈吉婭·拉比卜說,歐盟各國擔憂有所不同,但所有公民都應努力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今天歐洲面臨的威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復雜,而且這些威脅之間相互關聯。”
歐盟(資料圖)
《應急準備歐盟戰略》發布的時機非常巧妙——歐洲正面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新現實。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城市蘇梅發動導彈襲擊,已造成88人受傷。蘇梅市醫院、教育機構、居民樓、辦公大樓在內的26棟建筑受損,多座建筑供水和天然氣供應中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