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采購成本顯著降低的情況下,煌上煌這門看似“暴利”的生意所賺取的利潤究竟流向了何處?
4月11日,煌上煌(002695.SZ)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7.39億元,同比下降9.44%;歸母凈利潤為4032.99萬元,同比下降42.86%;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070.32萬元,同比下降15.99%。
圖片來源于:煌上煌2024年年報
作為曾經的“鹵味第一股”,煌上煌憑借特色辣味醬鴨產品迅速崛起,其控股股東徐桂芬家族在2020年財富值一度攀升至110億元,并雄心勃勃地提出“千城萬店”擴張戰略。然而,近年來,煌上煌市場表現漸顯疲態,經營業績持續承壓,發展態勢不容樂觀。
在當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下,煌上煌正面臨關鍵的戰略抉擇。是繼續深耕核心業務,強化品牌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還是積極探索跨界并購,尋求多元化增長路徑,以突破發展瓶頸?
門店數量銳減,銷售凈利率觸底
從營收維度觀察,煌上煌總營收自2020年起呈現逐步下滑態勢,由24.36億元降至2024年的17.39億元,五年內降幅高達28.6%。究其原因,實則與煌上煌專賣店數量以及單店收入密切相關。
2020年末至2024年末,煌上煌專賣店數量分別為4627家、4281家、3925家、4497家及3660家。盡管2023年煌上煌曾短暫擴店,但由于單店收入同比下降,營收不增反降。除2023年外,專賣店數量呈現逐年遞減趨勢,特別是2024年,一年內關閉門店達837家,門店數量同比大幅下降18.6%。
煌上煌閉店潮的涌現,實則源于顧客購買力和消費場景發生的深刻變化。鹵味行業具有進入門檻低、市場集中度低的特點,中小賣家紛紛涌入,競爭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以高端鹵貨為賣點的企業,如周黑鴨、絕味食品及煌上煌等,正逐步失去消費者的青睞,甚至被消費者貼上了“鹵味刺客”的標簽。
以淘寶煌上煌官方旗艦店為例,其中銷量最高的為煌上煌醬鴨,凈含量280g,售價為57元,也就是203.6元/千克;曾經風靡一時的煌上煌醬鴨脖,凈含量200g,售價為35.9元,也就是179.5元/千克。
圖片來源于:淘寶
煌上煌在2024年年報中詳細披露了其主要原材料平均采購價格(具體數據見下圖)。從披露信息可見,鴨貨、鳳爪、大腸、牛肉等的采購價格相較于2023年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凍新鴨的采購價格為22.25元/千克,同比下滑15.25%;鴨頸的采購價格為9.05元/千克,同比下滑幅度高達48.55%。即便將房租、人工、物流以及制作成本等諸多因素納入考量,與終端售價進行對比,煌上煌的鹵味生意在表面上仍呈現出較高的利潤空間。
圖片來源于:煌上煌2024年年報
然而,當將目光聚焦于煌上煌的銷售凈利率時,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2024年,煌上煌的銷售凈利率僅為2.17%,而在2022年,該指標甚至一度低至不足1%。這一巨大的反差引發了市場的好奇:在原材料采購成本顯著降低的情況下,煌上煌這門看似“暴利”的生意所賺取的利潤究竟流向了何處?
煌上煌在2024年年報中,將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歸結為三大核心因素。除了上述的門店數量下降以及單店收入下降外,另一關鍵因素在于營銷與運營成本的顯著上升。具體而言,線上線下促銷費用(涵蓋線上口碑營銷、美團、餓了么、抖音、快手等平臺的促銷支出)以及線下門店政策支持與促銷費用的投入上升,加之第三方咨詢與品牌宣傳等費用的同比增長,均對凈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此外,子公司真真老老合作方倉儲火災導致的存貨損失達1616.98萬元,以及商譽減值計提增加1074.99萬元等非經常性因素,也進一步侵蝕凈利潤空間。
在消費者反饋層面,黑貓投訴平臺上不乏對煌上煌鹵味質量的投訴,發臭、發酸、變質等問題屢見不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4月11日,煌上煌的累計投訴量僅為149件,相較于周黑鴨的661件和絕味鴨脖的925件,其在質量把控方面仍表現出一定的優勢。
圖片來源于:黑貓投訴
產品滯銷風險加劇,跨界突圍受阻
煌上煌的主營業務涵蓋醬鹵肉制品加工業務與米制品業務兩大板塊,旗下擁有“煌上煌”“真真老老”以及“獨椒戲”三大知名品牌。其中,肉制品加工業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2.58億元,同比下降14.26%,在總營收中占比達72%,毛利率為38.03%,同比上升5.93個百分點。米制品業務則實現營業收入3.51億元,同比下降1.83%,占總營收的20%,毛利率為19.22%,同比上升1.17個百分點。
從毛利貢獻及總營收占比來看,煌上煌的核心業務無疑仍聚焦于肉制品加工業。真真老老旗下的粽子等米制品業務,受限于其區域性與季節性特征,主要依賴傳統節日的消費流量,市場拓展空間相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肉制品加工業銷售量同比下降9.91%,但庫存量卻激增21.93%;米制品加工業銷售量同比下降17.62%,庫存量亦大幅攀升66.46%。這一銷售與庫存的反向變動趨勢,疊加店面數量的減少,使得產品滯銷的風險不容忽視。
圖片來源于:煌上煌2024年年報
近年來,煌上煌為扭轉業績下滑的頹勢,積極探尋新的增長點,試圖通過跨界合作與并購策略來增厚企業利潤。其中,對真真老老的收購與整合便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然而,在跨界探索的道路上,煌上煌并非一帆風順。2024年12月初,煌上煌發布公告,宣布擬跨界收購主營休閑零食的展翠食品,但遺憾的是,這一收購計劃僅維持半月便宣告終止,其股價也隨之經歷了劇烈波動。事實上,展翠食品與煌上煌的主營業務關聯性較弱,難以在業務層面形成有效協同,其潛在價值更多體現在尋求新增量上。
如今煌上煌不僅面臨著鹵味行業的群狼環伺,還面臨著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百草味等休閑零食品牌的圍追堵截。在雙重壓力下,徐桂芬家族如何引領煌上煌突破重圍,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與轉型,已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作者 | 王昊宇
編輯 | 吳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