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英國海軍旗艦“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于2025年4月22日從樸茨茅斯起航,率領由戰艦、補給艦、潛艇和飛機組成的航母打擊群前往地中海和印太地區。該打擊群將首先在英國康沃爾郡海岸集結,然后前往地中海參加北約演習。演習初期,該打擊群將接受北約指揮。另有12個國家支持此次軍事行動,其中挪威將派遣一艘軍艦參與全程部署。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其實英國航母來亞太也不算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考慮到上一次英國航母不遠萬里來到亞太還是4年前的事情,所以這種動作還是非常罕見的,不同的是,上一次來的是伊麗莎白女王號,而這一次是威爾士親王號,并且還搭載了第五代艦載機F35B,可以說是一次別有用心的秀肌肉行為。其實英國航母這次還是帶著任務來的,不僅要同日本和澳大利亞進行聯合演習,還要就“武器等防護”適用問題進行討論,如果日本的“武器等防護”適用于英國,則將是歐洲國家首次成為適用對象。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艘6.5萬噸的鋼鐵巨獸開過來,擺明要當美國的"人形立牌"。眼下美軍兩艘航母全被拴在中東收拾胡塞武裝,西太平洋突然出現"航母空窗期",這時候"威爾士親王"號趕忙跑來補位,活脫脫像給大哥看場子的馬仔。自從脫歐后,大英帝國的全球影響力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現在逮著機會就搞"艦炮外交",恨不得讓航母繞著地球轉圈刷存在感。軍情六處前官員私下吐槽:"我們這是在用19世紀的裝備,玩21世紀的地緣游戲。"
實際上如今英國的F-35B閃電II戰斗機已經無法建立對于解放軍的威懾,因為解放軍不僅僅有殲-20戰斗機的裝備,根據外媒報道,中國已經有多款六代戰斗機的研制和試飛。最近就有六代戰斗機的頻繁試飛,從而顯示了中國在六代戰斗機領域的進步。英國的F-35B閃電II戰斗機是從美國引進,英國沒有了五代戰斗機技術,不過英國還是試圖研制六代戰斗機,為此就有了暴風雨戰斗機的研制,如今除了英國之外,意大利和日本也加入了暴風雨戰斗機的研制行列。
F-35B閃電II戰斗機(資料圖)
英國航母此行將參與“太平洋伙伴”軍演,與法、德、荷等國艦艇形成“北約組團”態勢,進一步推高區域軍備競賽風險 。盡管英國高調宣稱維護“地區穩定”,但外界質疑其實際影響力。一方面,“威爾士親王”號曾因動力系統漏油、電力故障等問題多次癱瘓,技術隱患引發擔憂;另一方面,英國防務預算吃緊,國內存在削減航母規模的呼聲,遠洋部署的可持續性存疑 。此外,北約多國同步增加印太軍事存在,可能激化與域內國家的矛盾,無益于緩和局勢 。
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返航時因F-35B墜海、新冠暴發等事故折損戰力,暴露遠程部署的后勤脆弱性;中國國防部已明確反對域外國家“炫耀武力”,俄媒《衛星通訊社》分析稱,英國行動可能加劇南海、臺海敏感水域的摩擦;英國《衛報》民調顯示,47%民眾認為“納稅人的錢應優先用于國民醫療而非海外軍事冒險”。正如《外交學者》所言:“當航母成為政治符號,其威懾價值早已超越實戰意義。”這場跨越兩萬海里的“存在感競賽”,最終恐難逃“雷聲大、雨點小”的宿命。
英國(資料圖)
雖然加上英國一個也難以幫助美軍和其小弟打破原有的軍事平衡,畢竟是在中國周邊,解放軍強大的返反艦能力不是一個威爾士親王號能擋得住的。來待上幾個月也只能維持其“日不落帝國”艦炮外交的幻想罷了,但持續軍演、搗亂能可能會加劇亞太地區中國周邊的軍事緊張氛圍。在未來比較長的一個時間段內,英國航母打擊群預計會持續在中國周邊搞事,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加強自身的軍事防御和應對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