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曾贊譽楊明齋是我黨歷史上受人尊敬的“忠厚長者”,在我黨建黨前后,楊明齋做過許多工作,對我黨的早期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是名副其實的建黨元勛。
然而,我黨歷史上這么重要的一個人物,死因曾長期是一個謎團,直到1988年才被華東石油大學馬列教研室研究者余世誠揭開。
楊明齋是山東平度馬戈莊人,出生于1882年,很長一段時間,楊明齋的卒年都是存在爭議的,被寫成“1931年”,或者說是“1931年后”。
關于楊明齋的死,曾經最權威的說法來自于《青運史資料與研究》第3輯所載的《曹靖華同志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情況》,在這篇文章中,曹靖華回憶周總理1954年與他談話時,提到楊明齋:
“后來他生病,蘇聯送他到西伯利亞養病,那里條件比較好,但后來病死在伊爾庫茨克”。
楊明齋7歲讀私塾,16歲輟學務農,19歲年到海參崴打工賺錢,26歲到西伯利亞邊工邊讀,在那里,楊明齋與當地做苦工的華人勞工打成一片,被推選為華人代表。
他還參加了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十月革命爆發前夕,楊明齋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打入俄國的外交機構,秘密為布爾什維克黨工作。
十月革命爆發后,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反動派的反撲,楊明齋廣泛動員華工參戰,保衛紅色政權,后來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
28歲時,他被派到當時被日本人占領的海參崴從事秘密地下工作。不久后,他跟隨以維金斯基為代表的共產國際工作組到中國活動。
他與李大釗、陳獨秀等一起工作過,是我黨早期的著名活動家,為我黨成立和一大召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大之后,楊明齋從事黨的理論教育和新聞宣傳工作。1922年7月,他出席了中共二大,積極參與制定黨的反帝反封建綱領。
后任蘇聯顧問團翻譯,在廣州做促進國共合作的工作。他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思想文化,成為建黨時期黨內屈指可數的幾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
楊明齋在黨的二大之后,日漸被冷落。主要原因就是他曾反對馬林關于我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行國共合作,雖然后來他表態服從共產國際的決定,但信任度已經大打折扣。
1925年10月,楊明齋帶領一大批中共黨員,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如安排任弼時、肖勁光等20余人赴蘇俄學習都是他安排的。
1927年夏天,楊明齋聽聞蔣介石叛變革命,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他主動要求回國工作。在國內的白色恐怖之下,他隱居在北平,埋頭著述,寫出了20多萬字的《中國社會改造原理》。
一直到1929年,楊明齋還和家人保持著聯系,1930年之后卻杳無音訊,家人登報刊登尋人啟事,也沒有任何結果。
為了揭開謎團,國內的黨史研究者多年不懈努力,華東石油大學馬列教研室的余世誠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1988年9月,他以個人身份給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寫信,請求幫助查詢楊明齋的身世。
沒想到的是,戈爾巴喬夫批轉了余世誠的信給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吉塔連科。吉塔連科查閱檔案后,以公函的形式答復了余世誠。公函中說:
“1930年1月,楊明齋未經黨的領導許可,在走私者的幫助下越過中蘇邊界,直至這年秋天,他都在哈巴羅夫斯克掃盲站做中文教員。后來,他轉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在《紅星報》和無線電臺工作。1931年楊明齋被當作“叛逃者”流放到托阿斯克當勤雜工。1934年8月,楊明齋流放期滿,來到莫斯科,在一家出版社當投遞員、眷寫員、校對員。1938年2月明齋被以捏造的罪名逮捕,同年5月被殺。
現在,根據蘇共中央提出的建議,對所有非訴訟機關鎮壓的人都應該恢復名譽……
至此,楊明齋的死因之謎真相大白。我黨的建黨元勛如此悲慘地死于冤案之中,令人難以相信,更是令人感嘆:歷史有時候是如此的沉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