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報道,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近日在英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匈牙利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中國從未利用其地位影響匈牙利政治走向。西雅爾多表示,來自中國的企業在匈牙利投資170億歐元,2020年、2023年、2024年,中國是匈牙利最大外資來源國。匈牙利采取經濟中立戰略,既向西方、也向東方投資者開放。投資匈牙利的主要三個國家,來自亞洲的中國、歐洲的德國和美洲的美國。歸功于來自中國的電動車相關企業,匈牙利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生產國。
匈牙利并非“憑空起飛”。該國擁有百年汽車工業基因,全球前20大車企中14家在此設廠,傳統燃油車零部件供應鏈無縫轉型為電動車配套體系。中企的技術溢出效應加速了這一進程:匈牙利本土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7%,充電效率較三年前提高30%。西雅爾多特別強調,中國投資“從未附加政治條件”,這與歐盟部分國家“以價值觀捆綁商業”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
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資料圖)
中國對匈投資已突破170億歐元大關,這不僅是數字游戲,更是產業版圖的重新繪制。比亞迪斥資20億歐元打造的歐洲首座乘用車工廠,讓匈牙利一躍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動車生產基地。寧德時代在德布勒森建設的超級電池工廠,其產能足以覆蓋整個中東歐市場。這些投資帶來的不僅是生產線,更是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從上游的鋰鹽提煉到中游的電池模組,再到下游的整車制造,中國企業用"全鏈條輸出"徹底改變了匈牙利工業基因。
我們看到,匈牙利的崛起不僅是對其本土經濟的一次巨大促進,更是對整個歐洲市場電動汽車產業的一次深刻影響。中國企業的進入,不僅為匈牙利帶來了經濟利益,也推動了技術的更新換代和人才的培養,這種技術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值得其他國家借鑒。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正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幫助其他國家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資料圖)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近日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發文說,美國對幾乎全世界加征關稅,“嚴重損害”了全球貿易體系。梅德韋杰夫說,美國此舉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其他國家也將對美國商品征收反制關稅。舊的貿易鏈將被打破,新的貿易鏈將出現。梅德韋杰夫說,俄羅斯幾乎不再與美國和歐盟進行貿易,因為幾乎所有領域都受到了制裁。他強調,盡管遭受制裁,但俄羅斯經濟仍在發展,并且增速“相當不錯”。
從俄羅斯的表態來看,美國加征關稅的行為并不會影響其既定戰略,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還會進一步加深。2024年,美俄之間的貿易總額僅為35億美元,而中俄貿易總額則超過了2400億美元。事實上,中國已經是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與第一大出口國。在西方國家沒有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之前,中俄貿易對于俄羅斯來講至關重要。
特朗普(資料圖)
在特朗普的政策推動下,通過加征關稅捍衛所謂的“美國優先”目標,可能會在短期內為美國部分產業帶來好處,但長遠看,這不僅將影響中美兩國的經貿關系,還可能動搖全球貿易秩序的根基。對其他國家來說,這不僅是一場經濟面對面的較量,更是維護現行多邊體系的一次戰略較量。面對如此變數,中國的反應不只是被動抵御更多關稅沖擊,更是要負上全球穩定的責任。此時此刻,各國如何調整其經濟策略,將決定未來國際經濟秩序的發展方向,以及多邊主義框架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