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道,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懷廷當地時間8日在太空研討會上公開呼吁在太空部署“武器”,又拿中國做文章。美方此前也拿中國為理由推進太空軍事化,中方早已作出明確回應。報道稱,美國下一代“金穹”導彈防御系統設想在太空部署攔截器,以擊落來襲導彈。懷廷說,這些攔截器現在被視為在沖突爆發時確保勝利的關鍵,“我們是一個作戰司令部,與所有其他作戰司令部一樣,我們必須在作戰和取勝方面占據主導地位”,這其中包括擁有武器系統。
同時,彭博社曾援引美軍方消息報道,美軍將開始接收新型移動衛星干擾站,主要是為了對抗俄羅斯和中國。種種跡象表明,美軍正在加速推進太空軍事化,而中國作為被針對的主要對象之一。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軍備競賽,反對外空武器化。美國的太空武器計劃其實早有端倪。他們的 X-37B 空天飛機已經進行了七次秘密任務,累計在軌時間超過 3774 天。
美國X-37B空天飛機(資料圖)
美國這個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說了,說美國炒作中國太空武器這件事,是不實的,中國沒有意愿同其他國家進行太空武器競賽,更沒有意愿去追求太空武器的所謂優勢。美國宣揚的推進太空武器軍事化,中國也是反對的。中國認為,應該停止在太空武器進行軍備競賽。對中國來說,是首先開發軍事太空技術,在技術上領先美國,然后在技術領先的基礎之上對美國進行談判,部署太空武器,限制使用太空武器,從質量上和數量上,對太空武器進行限制,這個是比較現實可行的方案。
另據spacenews網站4月8日消息,美太空系統司令部公布“軌道監視”計劃,將為在“前門”網站注冊的900余家商業衛星運營商提供軌道威脅預警。太空系統司令部稱,“軌道監視”計劃將傳達關鍵的非機密威脅信息,以確保商業運營商能夠建立韌性系統并減輕威脅。“前門”網站負責人維克托維格廖蒂稱,“軌道監視”計劃旨在加強與商業太空提供商的合作,提高集體態勢感知能力,未來將建立“商業門戶”,使政府和商業運營商能夠雙向共享威脅信息。
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資料圖)
不僅如此,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3月31日載4人“私人”宇航團隊升空,開啟人類首次載人繞地球兩極飛行任務。由于此前的載人飛船均未進入過極地軌道飛越地球兩極,這次機組人員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觀察地球。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21時46分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火箭攜“龍”飛船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火箭把飛船送入軌道傾角為90度的極地軌道。宇航員將飛越地球兩極,從距地面約430公里的高度觀察探索兩極,并研究太空環境中的人體健康。
SpaceX執行火箭任務(資料圖)
目前美國太空部隊已根據國家安全太空發射第三階段計劃向 SpaceX、聯合發射聯盟和藍色起源授予了價值 137 億美元的合同。這些合同將持續到 2029 年,標志著三家公司首次同時處理最高優先級的軍事衛星任務——標志著國防太空發射競爭的新時代。SpaceX獲得了最大份額的合同,共 28 次發射,總金額達 59 億美元。與此同時,ULA 共 19 次發射,總金額達 54 億美元,Blue Origin 共 7 次發射,總金額達 24 億美元。這些發射將把敏感有效載荷(如國家偵察局的間諜衛星)送入需要先進技術精度的軌道。
火星、金星、木星,像這些都是我們探索的目標,也是今后我們離開太陽系核心的一些點,所以認識太陽系,認識人類、認識自己本身,需要科學探索、宇宙探索,如果貿然的就把某一個星體劃歸自己國家所有,很顯然,這種全人類的態度極端缺乏,這種狹隘的意識要拋棄。科學無國際,宇宙探索無國際,但是探索過程中可不能把自己探索那塊就當成自己的。現在看來,人類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夠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這樣才能夠為今后尋找出很好的發展景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