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說的話題是:特朗普的“關稅戰”,究竟是在下“大棋”還是在打“小算盤”?
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到現在為止,已經搞得地覆天翻、熱火朝天了。在網上、媒體上一看,基本上都是處在霸榜的狀態。雖然說得這么多,但是有一個事我看基本上沒人搞得清楚——那就是特朗普打的這一次“關稅戰”,要達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最開始大家都說這是要讓制造業回流美國、重建美國的制造業,而且美國官方的說法也是這個說法。但是細想一想卻發現這個說法有點不對勁:因為所謂的制造業回歸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很難在兩三年內立竿見影,甚至在特朗普的這一個任期內想實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么對于特朗普這種人來說,他會做那種“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情嗎?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個人歷來是要立竿見影。而且讓特朗普這么一折騰,大家對美國的政策都是抱有一個疑慮的心思了——你今天可以突然宣布一個對全球加征關稅的政策,明天能不能宣布一個“把我的在美投資直接沒收”的政策呢?這還真不好說。
抱著這樣的疑慮心態,你覺著全球資本會放心地大量涌入美國嗎?某種程度來說,不往外逃就已經不錯了。其實之前不管是要求收購中國的TikTok,還是強買李嘉誠的港口,這些事都給投資者提了個醒:美國人靠不住,尤其當下的美國人、特朗普更是靠不住。這種情況下,怎么會促使全球資本嘩嘩地流入美國呢?
那么不是為了制造業回流,還能為了什么大目的?大家替特朗普想的第二個大目的是斂錢堵美債的窟窿。有人算了一筆賬:美國一年的進口有多少萬億美元,按照平均20%以上收稅,可以收到大幾千億美元。這個無論是堵美國財政預算的窟窿,還是堵美債的窟窿,好像都是一筆不小的錢。邏輯上一說好像說得通,但細往下一想也有問題——因為這種大面積高額的征收關稅,勢必會對美國國內經濟產生巨大沖擊,也會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沖擊。
你沖擊了別人,別人能夠饒過你嗎?別看許多國家在講對美國加征關稅不采取報復措施,實際上心里頭已經把美國恨透了。明面上不敢出什么手段,暗地里誰知道能出什么東西呢?就像這兩天美債突然出現了遭到大規模拋售的跡象,到底是誰拋售的,現在連個正主都找不到。這樣一正一反,你說他對美國政府開源節流、解決財政赤字、解決美債問題,難道能有多大幫助嗎?
這個又否掉了,還剩什么下“大棋”的思路呢?現在看可能還有一個思路:造成全球股市的空前震蕩,在這個震蕩過程中美國資本下場抄底。簡單邏輯上也說得通,但問題是——這種全球范圍的下場抄底,在當下這樣全球經濟不振的狀況下,難道沒有風險嗎?下“大棋”的想法出了一個又一個,否了一個又一個。那么除了下“大棋”,難道沒有點別的思路嗎?
刨去下“大棋”,剩下的思路就是打“小算盤”。特朗普這個人天生的喜歡打“小算盤”——要不說他是商人出身。于是美國媒體率先從打“小算盤”的角度去開始解讀特朗普的“關稅戰”了。美國媒體的說法是:這樣造成美國股市的忽上忽下,別的不說,特朗普家族的資本將賺得盆滿缽滿,順帶和特朗普關系不錯的政界人士、商界人士都能跟著發財。因為現在這個時刻,影響股市太簡單了——特朗普放一句話股市就會暴跌,再放一句話又會暴漲,這個過程當中相關的資本能賺多少呢?雖然這個事到現在為止沒有抓到什么實證,但是邏輯上看來是十分通暢的。
那么除了這個“小算盤”,有沒有別的“小算盤”?我想還有一個:那就是始終維持特朗普的熱度。特朗普這個人是一個大網紅,從當年參政競選總統到如今二度執政,整個過程當中他整個是靠什么來支撐自己呢?靠熱度!我們看到從一開始他就不斷地拋出大話題,使自己的熱度蹭蹭往上升——最開始講“24小時內終結俄烏沖突”,現在看終結了嗎?緊接著又講“加沙問題好辦,我在那開發一旅游度假村”,到現在為止有譜嗎?沒有譜不要緊,可以接下來造更大的熱點。現在看這個“關稅戰”明顯就是一個更大的熱點,起碼在相當長時間內可以維持“特朗普”的熱度居高不下。或許這又是特朗普在打“小算盤”的一個表現。
其實講了這么多,特朗普的“關稅戰”到底是下“大棋”還是打“小算盤”,這個事一下子還真下不了結論。不過我們可以慢慢等,等到最后那個結果,或許出來一個讓大家瞠目結舌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