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要被瘋搶?官方定調了:從2025年起,這兩類家庭將會受益。
長期以來,老舊小社區存在著一些居住痛點,讓業主們感到十分頭疼。例如車輛亂停亂放、道路破損、管線老化。但是自2024年以來,許多城市的老舊小區迎來了改頭換面式的變化,尤其是一些一二線城市的老舊小在經過城市更新之后,環境更加優美,設施更加齊全,居住更加便利。
為什么過去一些人嗤之以鼻的老舊小區,近兩年會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首先就是國家政策的支持。住建部明確表態,將2000年以前建成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這一政策猶如一場及時雨,給老舊小區的業主帶來了希望。根據住建部的部署,2025年我國將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項目,要全面完成25年以上房齡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針對老舊小區存在的居住環境差、配套設施落后問題,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先體檢后更新的原則。城市體檢可以解決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適應百姓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求。
根據住建部的數據,2024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5.6萬個,加裝電梯2.5萬余部。
各地也在積極響應,以制度創新、多主體參與、資金支持等方式,加快城市更新進度。
上海:允許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一票否決”改為“三分之二同意”,2022年完成加裝電梯2303臺,推動頂層房價上漲10%-15%。
深圳:通過“15分鐘生活圈”改造,增加休閑場所、社區食堂、托育機構。
成都:推行“信托制物業”模式,改造后小區投訴率下降70%,居民滿意度提升至90%以上。
國開行、建行等提供低息貸款,如廣州黃埔區舊改項目獲國開行貸款50億元。
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進行,讓居民收獲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例如江蘇連云港海連社區,經過改造后,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停車場修復、井蓋修好、社區公共活動空間擴容、健身器材增加,環境更美,服務更好,鄰里關系更和諧。
除了政策支持之外,老舊小區本身也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優勢。
首先,地理位置好,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的核心區,商業繁華,學校配套不錯,地鐵線路十分密集。住在這類老舊小區,無論是上班族通勤,還是接送孩子上學,都非常方便。
第二,性價比高。一線城市房價高昂,購買上海核心區的新房,價格可能在10萬元每平方米以上,而購買老破小住房,可以節省不少資金。
第三,政策利好兌現。廣州荔灣區舊改納入城市更新計劃后,周邊房價3年內上漲45%(克而瑞數據),反映市場對改造預期的提前兌現。
第四,老舊小區承載著城市記憶。許多老舊小區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和繁榮,留下了城市特色。住在老舊小區可以體驗獨特的城市韻味。
從2025年起,買了這兩類房子的家庭將會受益。
第一類,老破小家庭。老破小房子過去因為居住環境差,不受市場歡迎,但是迎來改造后,水電管網更新,外墻得到修繕,停車位增加,養老服務中心讓老年人擁有舒適的活動場所。托育場地的建成讓年輕父母可以安心工作,孩子得到照顧。生活更加便利,居住品質大幅度提升。
第二類,城中村參與舊改家庭。舊城改造并非一刀切,仍然有部分城中村迎來棚戶大改潮。深圳部分城中村納入舊改后,村民獲得回遷房的戶均面積增加,品質也提升了。不僅可以得到更大居住空間,緩解家庭人口增長帶來的擁擠難題,還可以辦理正規產權證,解決棚戶區歷史遺留的產權模糊問題,告別臟亂差,真正實現住有所居。
一些老舊小區本就具有交通便利、商業配套設施完善的優勢,只是居住環境老化影響了房子的價值。但經過改造之后,老舊小區的居住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也吸引了很多購房者的關注,房價逆勢回升。二手房和租房市場上,這類房屋又變成了香餑餑。許多老舊小區的業主表示,改造后的小區讓他們重新找回了幸福感,老舊小區改造確實是一項民心工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