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生子、云芳坐會兒便走了,和克元取出寫了一半的祭文,繼續行文。生父過世多年,和克元早忘了父親的模樣,記都記不住,不可能有多想的,但到了這樣的日子,還是會懷念,會親手為他做盞河燈。
林氏過來的時候,就看見女兒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穿一條素凈的白色褙子,微微低著頭,神色專注。林氏突然有些恍惚,定在門前,怔怔的看著女兒,好像看到了幾年前,前夫離世后的第一個中元節,她囑咐女兒給爹爹寫封信。七歲的女兒懵懵懂懂的,在書桌前坐好了,突然抬起頭,杏眼求助地望著她:“娘,我不會寫……”
眼睛濕潤,林氏輕輕按按眼角,再看端坐在書桌后大姑娘似的女兒,她心中涌起無限感慨。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女兒就長大了,而她,變成了另一個人的妻子,還給他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和克元寫完最后一字,放下筆,剛要吹干墨跡,忽然看到門口的母親,一身淺色衣裙,美麗嫻靜。
“娘。”和克元輕聲喚道。
林氏回神,看看女兒,她笑著走過來。和克元知道母親是來看她的祭文的,主動讓出座椅。
林氏落座,低頭默讀。女兒的祭文每年都差不多,說些日常瑣事,最后祈求爹爹在那邊安好。看完一遍,林氏拾起筆,在女兒的落款下面,寥寥幾筆,勾勒出一朵小小的玉蘭花。已為郭家妻,她不能再去放河燈了,只能借女兒的河燈,遙寄對亡夫的緬懷,無關情.愛,更似故人。
祭文寫好了,和克元小心翼翼做成燈罩。
翌日晚飯后,雙兒捧著主子的河燈先送到馬車上,和克元與云芳一塊兒到暢心院向太夫人辭別,順便與郭驍三兄弟會合。有長孫陪著,太夫人很放心,叮囑一番就叫孩子們出發了。元芳挽著和克元手臂,腳步輕快,和克元有這么一個無憂無慮的姐姐陪著,并沒有閑暇去多想郭驍。
上了馬車,一行人朝清河街而去。丹水河從京城蜿蜒而過,郊外的丹水河畔是百姓春日踏青游玩的好去處,城內的河段則成了京城最繁華的街市,兩岸商鋪林立,河上十八橋連通南北,橋下烏篷小船絡繹不絕。
“真漂亮。”下了馬車,行到岸邊,看著水面上星星點點的河燈,云芳驚嘆道。
和克元站在她一側,同樣喜歡這河上夜景。
她澄澈的杏眼倒映著燈光月光,姣好的臉龐在夜色中更添幾分柔媚,柔似水,媚如鉤,叫人看到她,便再也賞不進任何晚景,瞧不上任何庸脂俗粉。郭驍故意落后兩步,和克元癡癡地望著河燈,他無聲地看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