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工作日下午,天氣算不上晴朗,春申高爾夫球場邊倒也不乏揮桿的人影。
初到中國,因高爾夫結緣
球場老板James(化名)來上海已經十多年了,他出生在韓國大田,大學學的是體育專業。“我第一次打高爾夫是在體育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回憶道,“學了一個學期后,我發現這個項目很有發展前景。我原本的專項是游泳,但后來決定轉成高爾夫。”
參加職業比賽需要密集的訓練。彼時,他一位學長正在北京一家練習場當教練,建議他來北京。于是,2005年,他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James坦言,那時封閉式訓練一年,長期中國韓國兩地跑,對他也有一定困擾,2008年他轉而申請了北京體育學院的競技體育專業,繼續打比賽。
James(左)指導新手如何揮桿
大學畢業后,James進了北京一家高爾夫學院工作,在這里他認識了后來的妻子Lucy(化名),她是首都體育學院畢業的,大學期間去韓國交流學習過,所以會說韓語。看著不善言辭的James,Lucy自然就擔當起了James的翻譯。兩人因高爾夫結緣,愛情在球場上悄然萌芽。
Lucy給小球員講解發球要領
2012年,Lucy所在的公司計劃將高爾夫事業部遷至上海,因為上海的氣候更適合全年打球。James為了追隨Lucy,也來到了上海,從此,他們在上海扎根。
選擇梅隴,開啟新篇
在上海,高爾夫的氛圍逐漸濃厚,但球場數量有限,尤其是適合青少年訓練的場地更是稀缺。“上海的天氣很好,一年四季都可以打球,”James說,“上海打球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人。”夫妻倆在高爾夫行業浸潤那么多年,漸漸也開始考慮開設一家自己的高爾夫訓練中心。
選擇梅隴,是偶然,也是必然。當時,梅隴集心村正在規劃梅隴集興體育產業園,希望引進更多元的項目,高爾夫也在其中。James和Lucy來到這里考察,發現這片空地非常適合建設高爾夫練習場。它的規模規整,可以設計成多個球道,而且位置優越,離市區不遠,方便顧客前來。
James笑著說,“上海能開練習場的地并不多,能找到這樣一塊合適的地并不容易。梅隴的地理位置、硬件條件都很不錯,而且交通便利,所以我們就決定在這里開設訓練中心。”
歷經一年籌備,訓練場初步成型。目前,整體建筑面積逾8000平方米,分兩層布局,設有30余條球道,其中包括樓下公共的21條球道及2個VIP包房,二樓則設有6個VIP包房和若干跑道。每條球道均配備全新自動供球系統。而且訓練場采用真草鋪設,環境勝于假草場地。一樓主打運動用品及服飾專賣店,二樓則計劃與瑜伽、普拉提或體能訓練項目合作,目前尚有店鋪空位待招商。
春申高爾夫訓練中心在試營業期間,已經吸引不少附近的居民前來體驗。客人們大多是原本就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或是住在春申、景城附近的居民。
Lucy說,“高爾夫現在逐漸‘去魅’了,回歸到一項體育運動的本質。打一個小時100元之內,這個價格其實跟羽毛球、網球差不多,甚至更低。而且高爾夫很容易上手,一個人就可以打。”
無論是政策還是群眾,都在逐漸接受高爾夫這項運動。“現在高爾夫正逐漸轉變為一項純粹的運動,這是一個好的方向,”James說,“上海市高爾夫協會也在積極推動高爾夫的普及,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運動。高爾夫的價格也在下降,正在向普及的方向發展。”
帶著孩子來打球的附近住戶
夫妻倆將高爾夫事業視為一種長期的追求,希望通過春申高爾夫訓練中心的成功經驗,探索出一條可復制的市場化的運營模式。“我們希望把春申高爾夫做成一個品牌,”James說,“下一步可以考慮開設連鎖店,將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服務模式復制到更多地方。我們相信,高爾夫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打球人的日常
訓練中心的日常是忙碌而充實的。James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開車來到訓練中心,八點前開門營業。訓練中心的日常事務,他也是親力親為。“打球人的生活很簡單,”Lucy說,“早上五點半起床,打球、練球、健身,九點睡覺,第二天起床,打球、練球、健身,九點睡覺,重復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雖然單調,但他們卻樂在其中。
談及生活中最大的快樂,Lucy笑著說:“就是老公和我帶著孩子,我們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時候,都能拖著球包去打球。”對于這對高爾夫夫妻來說,無論走到哪里,打球已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上海,James和Lucy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喜歡閔行的韓國一條街——銀亭路,那里有最正宗的韓國料理,他們幾乎每周都會去那里享受美食。
“上海現在是我們真正的家,”Lucy說,“我們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我們的朋友圈、工作都在這里,這里讓我們感到很舒服。”James也深有同感,他笑著說:“上次回韓國探親,回到上海后,我感覺終于到家了。這里的一切都最熟悉和親切。”
上海春申高爾夫訓練中心
地址:梅富路159號6棟
日常營業時間:
冬令時:7:30—22:00
夏令時:6:30—22:30
(季節天氣不受限,全天候服務)
供稿: 梅小萱
編輯:石思嘉
初審:高淑婷
復審:林心怡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