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簡稱D & G)因為一系列的不正當宣傳視頻在中國引發(fā)了巨大的轟動。
起初杜嘉班納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還邀請了許多中國明星作為代言人,卻因為自己家設計師的一條宣傳視頻和一番辱華言論徹底陷入了低谷。
從時尚秀到廣告爭議
2018年,杜嘉班納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準備在上海舉行一場時裝秀,為了宣傳這場時裝秀,杜嘉班納制作了一個名為《起筷吃飯》的廣告視頻。
廣告中一位華裔女性用筷子吃意大利披薩,卻因吃法不當而顯得極其笨拙,還在視頻中把筷子說成了“小棍子形狀的餐具”,還形容披薩是“偉大的”。
起初廣告的目的是想表達不同文化交匯的趣味,但其呈現(xiàn)方式卻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尊重,廣告中的旁白更是通過帶有挑釁意味的語言,暗示筷子與意大利美食之間的 “不兼容”。
這個宣傳片用一種及其輕浮的方式來展現(xiàn)中西文化的“結合”,在不少中國人眼中,這是對中國文化的直接侮辱。
這件事情引發(fā)了許多國人的不滿和憤怒,而杜嘉班納還辯解稱“這是D & G愛中國系列的一部分”,這也是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此番話語可以看出極其敷衍,網(wǎng)友們并不買賬,更讓人憤怒的是廣告的語氣和表現(xiàn)方式是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意味,而官方并沒有道歉的意思,這就徹底激怒了中國的消費者。
其實杜嘉班納的公關危機并不僅僅因為廣告本身,真正將事件推向高潮的,是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設計師斯特凡諾·加班納在社交媒體上的不當言論。
品牌的傲慢
杜嘉班納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斯特凡諾·加班納與網(wǎng)友發(fā)生了公開沖突,他在私下與網(wǎng)友的對話中,公開使用侮辱性的言語,將中國形容為 “無知又骯臟的土匪”。
更為荒唐的是,斯特凡諾在回應中極為傲慢,表示自己根本不怕這些批評,并且態(tài)度十分輕蔑,最終這些對話被模特曝光并在網(wǎng)絡上迅速傳播,引發(fā)了全網(wǎng)的憤怒。
隨著社交媒體上的輿論風暴愈演愈烈,杜嘉班納的公關團隊顯然錯失了應對危機的最佳時機,面對日益升溫的輿論壓力,杜嘉班納終于發(fā)布了一段用中文說“對不起”的道歉視頻。
但是道歉視頻發(fā)布以后,網(wǎng)友們發(fā)現(xiàn)視頻中缺乏真誠,表示是自己對文化理解上的偏差,特別是杜嘉班納的聲明稱其 “官方賬號被盜”,這個荒誕的理由顯然無法平息公眾的不滿,事情也進一步惡化。
事件發(fā)生后,杜嘉班納在中國的代言人和明星紛紛宣布與該品牌解約,原本打算出席杜嘉班納時尚秀的中國藝人也紛紛取消行程,上海的時尚秀在沒有中國藝人出席的情況下,最終也宣布取消。
事件發(fā)生后,不僅中國各大電商平臺迅速下架了杜嘉班納的所有商品,連線下免稅店也選擇撤下其產(chǎn)品,曾經(jīng)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的奢侈品牌,如今在中國的市場幾乎陷入癱瘓。
這一事件讓杜嘉班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提醒了其他國際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必須更加重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杜嘉班納的辱華事件發(fā)生后,品牌在中國幾乎消失了幾年,即使在其他地區(qū)的表現(xiàn)還算穩(wěn)健,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依然是杜嘉班納無法忽視的。
所以這個曾經(jīng)辱華的奢侈品牌還想要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之中。
傲慢與偏見
自從2022年杜嘉班納再次在上海的南京路開設旗艦店,又開始了在中國的擴張之路,之后幾年內在廣州K11、南京IFC、武漢SKP等商場開設門店,但在此期間杜嘉班納并沒有過多的宣傳,而是選擇悄悄地再次進入中國。
幾年來,盡管該品牌采取了一些公關措施,試圖重建品牌形象,但由于事件的影響,杜嘉班納在中國的重新崛起也不是十分的順利。
在這種背景下,杜嘉班納的 “回歸” 似乎并未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不僅對品牌曾經(jīng)的冒犯記憶猶新,而且更加注重品牌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敏感性。
其實杜嘉班納事件并非個例,過去幾年中,類似的文化沖突時有發(fā)生,許多西方品牌因為對中國文化的無知和偏見,引發(fā)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例如堅持不使用新疆棉的優(yōu)衣庫,還有抹黑中國的耐克,還有在新疆棉事件中鬧得最兇的H&M,他們領來的并不是銷量的提升,而是在中國大量的閉店。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之一,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的爭相進入,消費者們不再只是追求奢侈品的外觀和質量,更多的是關注品牌是否具備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盡管杜嘉班納等國際品牌因文化誤解遭遇了巨大的反擊,但這一事件也為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契機。
從 “國潮” 文化的崛起,到越來越多的本土奢侈品牌進入國際市場,中國正在通過自己的文化和創(chuàng)新,逐步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品牌話語權。
杜嘉班納事件給全球品牌帶來了深刻的教訓,尤其是在如何尊重別國文化的方面,品牌的成功,不僅僅在于產(chǎn)品的質量與設計,更在于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和尊重。
我們應當時刻保持文化自信,拒絕一切形式的文化侮辱,同時我們也應該支持本土品牌的崛起,讓中國文化在全球舞臺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qū)留言!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 2024-07-04——《杜嘉班納在中國卷土重來》
環(huán)球網(wǎng) 2018-11-22——《D&G陷入“辱華”風波,中國網(wǎng)友:如果不愛,請不要傷害!》
中國婦女報 2018-11-23——《剛剛,杜嘉班納道歉!兩位創(chuàng)始人用中文說“對不起”!》
北京青年報 2018-11-22——《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納設計師被曝辱華 品牌方道歉并稱設計師賬號被盜》
百度百科——《D&G辱華事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