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信息
南部奧體中心附近一精裝修辦公室轉讓,面積140多平,單屋獨棟玻璃房,視野開闊,停車方便,水電設施齊全,裝修風格簡單大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現場考察,轉讓價格面議!(聯系電話:19960865678)
———— 以上內容為廣告 ————
本文由尋美南部(原南部傳媒)推送
- HELLO SPRING -
喚醒城市記憶
傳承匠人精神
4-6年級學生研學紀實
春季研學之旅
為深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學生傳承傳統文化意識,4月9日,南部縣東方學校組織4--6年級學生赴南充市博物館、四川省大木偶劇院及羅瑞卿故居開展主題研學活動。本次活動以“喚醒城市記憶,傳承匠人精神”為主題,學生們走出課堂,通過沉浸式體驗與互動教學,在實踐中厚植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
薪火相傳育桃李,尊師重教潤童心
>>正衣冠
活動伊始,全體師生在南充市博物館廣場舉行莊重的拜師禮。
學揖禮
學生代表向老師敬茶
敬書記帶領同學們誦讀《訓誡書》
SPRING STUDY TOUR<<
整個過程莊重肅穆,讓學生們在傳統禮儀中體會了尊師重道的深刻內涵。校方代表馬慧穎主任發言,希望老師們以“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擔當,用精湛技藝傳授技能,以匠人精神涵養品格,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懷“程門立雪”的赤誠而來;攜“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酣暢而歸;讓“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頓悟,化作“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星河。
學生代表發言
6.4班謝佳瑤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鼓勵同學們:研學是課堂的延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要以最飽滿的熱情,最端正的態度投入到研學中,讓這次研學成為我們人生中一段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
博物館里探文明,解碼千年嘉陵記憶
在南充市博物館,學生們穿梭于“嘉陵長歌”“崢嶸歲月”“尋夢三國”等五大主題展廳,深度感受南充5000年文明脈絡。在“嘉陵長歌”展廳,學生們駐足欣賞距今4000年的西周虎紋銅鉞、東漢鎏金負罐銅鳥等一級文物,通過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巴國文化與中原文明的交融。在“崢嶸歲月”紅色展廳,學生們通過場景復原與歷史影像,重溫南充兒女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英勇事跡,特別是川北地下黨領導的升鐘起義等重要事件,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每一位同學。
>>SPRING STUDY TOUR
木偶劇場品非遺,指尖藝術煥新彩
在大木偶劇院,學生們觀看了木偶書畫表演、軟木偶劇《狐貍和葡萄》、歷史劇《呂布和貂蟬》、川劇《變臉》和木偶劇的融合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展現中國木偶藝術的千年傳承與創新。學生們被“杖頭木偶”的靈動表演深深吸引,當看到木偶隨著動感的音樂翩翩起舞時,更是掌聲不斷。演出過程中,主持人邀請學生和老師們上臺體驗學習木偶操縱技巧,大家驚訝地發現:原來每個木偶都有30多根控制線,需要手指、手腕、手臂協調發力。親身體驗讓同學們對這門指尖上的非遺藝術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SPRING STUDY TOUR
將軍故里銘初心,紅色精神代代傳
在羅瑞卿故居,學生們向羅瑞卿銅像敬獻花籃,寄托深深的哀思。陳列館內,羅瑞卿少年時期用過的油燈、提籃書包,以及他使用的辦公桌等珍貴文物,生動展現了這位“鐵面將軍”的成長歷程與廉政風范。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用心體會先輩們為國為民的無私精神。
本次研學活動通過“文物+非遺+紅色”的三維教育模式,打造了“行走的課堂”,讓學生們實現了知行合一。活動將南充本土文化資源轉化為育人載體,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更增強了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未來,南部縣東方學校也將繼續開展此類研學活動,帶領學生探索更多知識與文化的殿堂 ,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SPRING STUDY TOUR
「東方學校新聞媒體中心」
撰稿:馬慧穎
圖片:田 艷
編輯:趙 云
審核:何明春
點擊正文卡片關注我們
南部人身邊的大事、小事都在這里
廣告爆料
聯系電話
(微信同號)
感謝您抽出· 來閱讀此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