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近期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量近乎歸零。曾經熱鬧的貿易場景,如今急轉直下,這背后與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緊密相關。
特朗普(資料圖)
美方挑起貿易爭端后,中方采取合理反制措施,對美國肉類等商品加征關稅。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牛肉消費市場,這一舉措讓美國牛肉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優勢不再,對中國買家的吸引力大幅下降,眾多中國買家紛紛將采購目光轉向其他牛肉供應國。美國牛肉企業面臨著庫存積壓、訂單減少的困境,出口之路越發艱難。
3月16日,中方更新數百家美國肉類加工企業出口資質,其中豬肉和家禽企業順利續約到2030年,而牛肉企業的資質卻未能同步更新。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發言人喬?舒勒指出,這一情況使得美國出口商和中國買家顧慮重重,不敢就資格到期后生產的美國牛肉達成交易,畢竟無法確定這些牛肉能否順利進入中國市場。美國農業部數據清晰呈現出這一變化:截至3月20日當周,美國對華牛肉出口量僅有54噸,近乎歸零;前一周的銷量同樣慘淡,僅為192噸,與以往的出口規模形成鮮明對比。
從貿易數據來看,2024年美國是中國的第三大肉類供應國,占中國肉類進口總量的9%,出口額達25億美元,中國市場對美國牛肉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約17萬噸牛肉,幾乎占其全球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如今出口量的急劇下滑,對美國牛肉產業的沖擊巨大。像泰森食品這樣的美國肉類加工巨頭,也因中國需求的下降遭受沉重打擊,營收減少、利潤下滑,不得不重新審視市場布局和經營策略。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對美國自身經濟產生廣泛負面影響。就農業領域而言,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產品已接連受到沖擊,如今牛肉產業也未能幸免。有貿易模型表明,美國對中國農產品出口每減少1%,中西部農業州至少流失3000個就業崗位。眾多農場主收入銳減,一些小型農場甚至面臨破產危機,他們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美國的貿易伙伴們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多有不滿。美國不分敵友的無差別攻擊,讓盟友們深感不安,可能促使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應對,這無疑會削弱美國在全球貿易談判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美國在國際貿易中逐漸陷入孤立,其傳統的貿易優勢正在被一步步削弱。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或許未曾料到,他推行的貿易政策不僅未能實現所謂的“美國優先”,反而讓美國眾多產業深受其害。美國牛肉對華出口近乎清零只是一個縮影,更多行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在全球經濟緊密相連的當下,貿易合作才是共贏之道,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