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正緣是上天安排,兜兜轉轉終會相遇;也有人說,真正的正緣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修來的。
在感情里,我們常常困惑:眼前的人,究竟是匆匆過客,還是命中歸宿?是一時的心動,還是此生的摯愛?
正緣并非玄之又玄的宿命,而是一場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相遇。
它需要命運的指引,更需要智慧的識別與用心的經營。
01
什么是正緣?
讀者曉倪(昵稱)與男方是通過介紹人加微信認識的。當時,她由于特殊原因留在老家做餐飲生意,并且有移民國外的打算。
在互加微信后,兩人并沒有聊太多,因為她對男方并沒有太多好感,感覺沒話題可聊,于是就不了了之了。
由于之前遇到的男生都不是正緣,情人節那天,她試著給男方發了微信。兩人一起過了情人節,男方送了她一塊翡翠。
從一些細節中,她覺得對方至少比其他男性更靠譜。
后來,她向幾位可能發展為結婚對象的男性發微信尋求幫助,其他人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唯有這個男生立刻答應幫忙。
她自我感覺年齡已經很大,折騰不了,就想找個人結婚,至少兩個人會比一個人輕松很多。
于是她去了男方老家,認為感情可以培養。可到了男方老家后,她覺得反差很大。
環境,生活細節都讓她想要逃離。相處的那幾天,她不想讓對方碰自己,甚至很反抗。
過后,她仔細思考了一番。她之所以想和對方走到結婚那一步,是因為對方有能力移民到國外,而且國外的工資是國內的好幾倍。
她覺得這樣一來,至少下一代的起點會高很多,但就是無法說服自己妥協。
什么是“正緣”?很多人對“正緣”的描述,具備誤導性。
曉倪就是如此,她覺得“正緣”就是一切都剛剛好,水到渠成、特別順利,甚至是自己什么都不用干、躺著就行了。
但這,并不是“正緣”。“正緣”,恰恰會令人感到吃力、難受,甚至要費盡很多努力。
“正緣”最基本的無非是雙方匹配。往低了說,是價值匹配;往高了說,是心靈匹配。但無論如何,匹配是基礎。
02
如何找到正緣?
1)想法上。
不要抱“我想減壓”的目的找一個人結婚,比如“我年齡大了,不如找個人結婚,兩個人會比一個人輕松很多,沒有那么大的生活壓力。”
有這種想法的人,真的是大錯特錯。
想要生活越過越好,或者過得更輕松,一定是向上走的日子,至少是兩個人在一起之后是1+1≥2。
抱著“一個人太大壓力了,不如嫁了“的想法,日子肯定會過得更差。
試想,一個人都過不好,兩個人憑什么就一定能過好?
有時候,兩個人在一起會矛盾重重,一個人生活反而不用面對那么多壓力、那么多沖突。
所以,千萬不要抱著“為了減壓”這樣的想法去結婚。婚姻本身并不具備這種功能,反而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到那時,察覺不合適再重新找,豈不是更難?
2)直覺上。
直覺分兩種,一種是情感中心的直覺,一種是本能中心的直覺。
情感中心的直覺修煉到很高的境界時,能開啟高等情感中心。
這時候的直覺就非常厲害,叫做:心生警兆,也就是心中警鈴大作。
什么叫“心生警兆”?比如,當一個人來到自己身邊,看一眼就能感覺這個人是會帶來滋養,還是會帶來消耗。
這種直覺很高級,大家可以通過我們的系統不斷地修,從事后覺開始。
事后覺的意思是,一件事發生了之后,自己才有所感覺。
本能中心的直覺,就是看自己的身體。
比如靠近一個人時,能感覺到對方身上有一種味道,喜歡對方的味道,愿意接近對方。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身體,在不知道該怎么做選擇時,身體往往知道答案。
身體的感覺為什么很有價值?原因是我們身體里有很多住客。
比如腸道菌群,可能有好幾斤的益生菌住在自己的身體里。它們會分泌一些物質,這些物質會跟你的大腦有反應。
這個反應叫腦腸軸,就是從腦子到腸子之間的腦腸軸。
身體跟體內這些千千萬萬甚至上億的細菌之間,有個溝通機制。這種溝通機制的復雜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對此,當今科學都還沒有搞清楚,但這種機制對我們決策信息的影響是非常高的。
舉個例子,為什么有的人吃不到一塊去,這就和人體內的腸道菌群有關系。
再比如,有沒有遇到過某個階段特別想吃某一種東西?你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那么想吃那種東西。
其實,很有可能就是體內的菌群想吃。
又比如體內的血液循環,就是本能中心接管的產物。
當看到一個喜歡的人時,心跳會加速,這就是血液循環的提醒。
所以,在我看來,最好的決策來自高等情感中心的直覺,但這對大家的要求很高。大家可以一步一步修。
現在先做到至少相信自己的身體,讓身體感覺舒服、放松的男生,就是本能中心的直覺認為這個男生更適合自己。
3)行動上。
究竟要怎樣看待一個人,取決于人生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課——接受和允許。
讀者司司(昵稱)的待發展對象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經常都是忙到深夜。
對方曾明確問過她要不要在一起,但她猶豫了。因為對方來找過她三次,都是讓司機開車過來的。她覺得,如果對方真的有誠意,應該自己一個人過來。
她還覺得,如果對方真的喜歡自己,就應該主動每天發信息或者打電話。然而,男方卻總是不愿意搭理她,甚至覺得她不可理喻,太計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面對這種情況,她也不知道該不該進一步了解。一方面,她覺得對方似乎只有事業和自己的生活,不太關心她;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對方在其他方面是個有德之人。
我們不可能只得到一個人好的部分,而不接受對方其他的部分。
如果想要的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相對比較成功的男人,又如何要求對方在忙了一天之后,還非得開車來看自己呢?說不定這么晚了,對方開車來還很危險呢?
如果想要的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相對比較成功的男人,那對方就是會很忙,因為不是每一個有事業的人,都能夠靜下心來聽所有人講話。
我們要學會重新梳理自己的需要。
如果要的是一個“喜歡我,就要主動每天發信息或者打電話給我”,恨不得整天只圍繞自己旋轉的人。
這樣一個人,就不太可能有很強的事業心。所以,要接受自己真實的需要。
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個愿意和你形影不離的人,就別急著去尋找事業心很強的人。你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對你有真感情、愿意每天陪伴在你身邊的人。
無論是接受別人,還是接受自己的需要,都是一種“接受”。在人生的這門功課里,接受和允許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不必糾結于某一個特定的人是怎樣的,而是要清楚自己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部分。
當我們真正形成了自己的選擇標準,那么之后遇到的第一個符合這些標準的人,往往就是我們應該選擇的人。
一段正緣,往往藏在個人的成長軌跡里。當我們不再幻想童話般的拯救,而是相信并肩成長的踏實,我們自然會吸引到同頻共振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或許無法保證一切都會輕松,但我們可以確信:哪怕經歷風雨,與這個人一起面對,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